急性腹痛是指一週內發生的腹痛,如果將腹部區分為4部分,醫師可以初步判定是腹部哪一個部份的器官出現問題,再從疼痛的特徵、過去病史及相關症狀,分辨出是腸胃系統、泌尿系統或是婦科疾病。
急性腹痛:
一週內發生之腹痛。
腹部區塊:
用右上、右下、左上、左下腹來區分可能是那些器官的問題。
需主動告知之病史:
1.疼痛特徵:包含位置、嚴重度、開始及持續時間、惡化及緩解因子和相關症狀之先後順序。
2.過去病史:曾經接受過腹部手術及曾有腹部或骨盆器官的疾病。
需主動告知之相關症狀:
1.腸胃系統:噁心、嘔吐、食慾差、腹瀉、便秘、排氣、糞便顏色及外觀。
2.泌尿系統:小便灼熱或疼痛、頻尿、急尿、血尿、排尿困難及尿失禁。
3.婦科疾病:月經及懷孕狀況、避孕器、近期性行為、性病史、陰道分泌物或出血及過去婦產科病史。
急診常見腹部急症簡介:
闌尾炎 ( Appendicitis)
典型症狀為肚臍周圍疼痛後轉移至右下腹痛,疼痛通常發生在嘔吐之前,食慾明顯變差。建議及早就醫在闌尾尚未破裂形成腹膜炎前接受手術治療可減少住院天數。

手術取出發炎的闌尾
臟器破裂 (Perforated Viscous)
突發性局部腹痛之後快速擴散成全腹痛及腹部僵硬。可能引起的原因有消化性潰瘍穿孔、憩室炎、大腸癌、誤食外物和外傷。需要手術才能找到破裂處修補治療。

十二指腸穿孔處
腸阻塞(Bowel Obstruction)
常見引起原因為腹部手術後沾黏、疝氣或腫瘤。典型症狀為腹部絞痛、腹脹、嘔吐及無排氣。通常先禁食給輸液及抗生素合併鼻胃管引流治療,如治療無效或發生腸壞死需手術治療。

沾黏引起腸阻塞
膽道疾病(Biliary Tract Disease)
膽絞痛可由膽囊炎、膽道炎、膽囊或膽道結石阻塞所引起。典型症狀是持續性右上腹痛,好發於半夜或清晨;單純膽絞痛只需止痛門診治療,合併膽囊或膽道發炎需住院抗生素甚至手術治療。

手術取出膽囊和膽結石
急性胰臟炎(Acute Pancreatitis)
大多由膽道結石(佔40%)、酗酒(佔35%)或高血脂(佔15%)所引起。典型症狀是上腹痛至後背甚至全腹痛。需住院禁食給輸液合併藥物及抗生素治療,少部分胰臟壞死的病人需要手術。胰臟炎4-6週後可能會形成偽囊腫再度腹痛需手術治療。

電腦斷層下發炎的胰臟和腹水
憩室炎(Diverticulitis)
典型症狀為下腹壓痛尤其是左下腹。大多好發老年人,大於80歲者有75%有結腸憩室。需住院禁食給輸液及抗生素治療,只有合併穿孔者需手術治療。

電腦斷層下乙狀結腸憩室發炎
腹部主動脈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破裂
常見症狀為低血壓,腹痛或背痛及腹部博動性腫塊;危險因子為男性,大於50歲,吸菸,動脈硬化,高血壓及高加索種人。需立即輸血及緊急手術治療。預後不佳,死亡率高達90%。

電腦斷層下腹主動脈瘤(黃)合併動靜脈瘻管(紅)及大量腹內出血(藍)
子宮外孕(Ectopic Pregnancy)
症狀為下腹痛及陰道出血合併月經延遲。危險因子為大於35歲、抽菸、不孕症、骨盆腔感染、使用避孕器及輸卵管疾病或手術史;無破裂者可口服藥物治療自然流產,如破裂引發出血性休克則需緊急手術治療。

子宮外孕引發輸卵管破裂及出血
泌尿道結石(Urolithiasis)
通常為突發性、單側腰痛或腹痛合併血尿。經由多喝水和利尿治療小於0.8
cm的結石大多可自然排出體外,大於1cm的結石可能需接受體外振波碎石術或輸尿管鏡治療。
疝氣(Hernia)
症狀為腹部凸出的腫塊合併腹痛,常見的有鼠蹊疝氣、切口疝氣、臍疝氣和股疝氣(女性常見)。通常由醫師先徒手復位治療,治療失敗合併腹痛加劇者需手術治療。
腹部外傷(Trauma)
症狀為外傷後腹痛逐漸加劇,鈍傷最常見的位置為脾臟和肝臟,穿刺傷則為肝臟和小腸;出血嚴重者需止血針合併輸血治療。若生命跡象不穩定需會診放射科做血管栓塞止血或外科手術治療。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