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專刊
2023.09 第43卷第4期 執行編輯:劉信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我在土耳其強震災難救護的那段日子
【回本期目錄】
高醫護理部   陳夙虹 護理師 (112年9月)

回想起今年2月7日,隨屏東特搜隊前去土耳其救災一事,仍然記憶猶新。起頭是高醫急診和屏東特搜隊簽立合作備忘錄(MOU),原是高醫災難醫療救護隊(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DMAT)一員的我跟隨著王子義醫師們加入屏東特搜隊,並展開一連串的訓練課程。這些訓練課程完全顛覆了以往的想法,如在侷限空間進行醫療處置、需要鑽進狹小通道才能接觸病患、需要攀爬或是垂降吊掛等訓練,需要全程穿戴頭盔、護目鏡、工作手套及護膝護肘…等等,都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因為進入侷限空間相對危險因此醫療人員不隨意進入,若進入須佩戴完整裝備,並且留置時間越短越好。

2/6早上約莫9點,接到醫療指揮官電話表示土耳其發生地震引起重大災難,因為土國已經向國際發出求救訊息,當時我還不知道去年通過國家搜救能力分級(National Accreditation Process, NAP)認證的屏東特搜隊已經跟著其他隊伍(台北市、新北市、台東縣)開始進行輪值,直到下午15:20,王醫師來電告知屏東特搜隊要動員集結,當時的我還開著車子在自強二路上,趕著回家後立馬收拾行李要往屏東特搜隊集合,整理行李時,盤算著要準備甚麼東西,腦袋一片空白,隨手抓著日常生活用品後就出門集合,晚間抵達集結地時,指揮官說明當天台北市代表國家前去土耳其救災,屏東特搜隊出隊機率小於10%,所以大家可以回家休息了。孰不知2/7早上9點又接到醫療指揮官電話表示屏東特搜隊要出發去土耳其,接著便開始一連串的流程(物資重整、裝備重整、出國資料準備…..)前去竹山訓練中心與國搜隊會合,接著一同出發前往桃園機場。

平時接受訓練時,醫療人員與團隊採分批值勤,醫師隨隊前去現場當醫療指揮官,護理師則留在營區負責監測現場特搜隊,需要適時提醒進食、休息、測量生命徵象,並且接收災區醫療官的指令。真實的我們根本無法輪值,因為營區空間小,大家都擠在一起,外面環境吵雜:挖土機開挖的聲音、救護車及汽車喇叭不間斷、路旁土國人民(災民或是熱心民眾)說話聲音、指揮交通的吹哨聲…,加上天氣寒冷、空氣品質差、、休息時間短(因為前去搜救次數變多),相對地大家的體力越來越不好,當地的氣氛也變得不同(期待著搜救隊能成功救援)。台灣搜救隊於2/12結束任務離開阿德亞曼災區,直到搭機離開的那一瞬間我才感覺真的任務結束,執勤的那些天無法盥洗,甚至有沒有刷牙洗臉也都記不太起來了,可以確認的是5天沒有洗澡這件事情終生難忘。

事件經過這麼久,有些事情忘記了,但是土耳其救災這事兒忘不了,因為事發突然,個人睡袋、帳篷、拖鞋、濕紙巾…都是熱心人士救助的怎麼也忘不了。事件過後最大的感觸就是:人生啊!

凡事不要太計較,但要用心、盡力的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就對啦!

此行唯二的護理師,災區倖存的人民突然昏倒,也須立即前往量測生命跡象。

土耳其地震讓當地房屋全震垮,救災搜救人員前往災區尋覓倖存患者。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