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專刊
2023.09 第43卷第4期 執行編輯:劉信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毒化災的急診應變
【回本期目錄】
高醫急診醫學部   張博閔 主治醫師 / 葉怡亨 主任 (112年9月)

毒化災是急診特殊的狀況。新聞上常見如下水道、化糞池沼氣中毒,工廠毒氣洩漏汙染等,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進而危及生命。高雄做為台灣的工業重鎮,在城市中工廠林立,急診常常遇到毒化災患者送醫。行政院衛生福利部依據緊急醫療法,自2000年起全國多處設立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本院即為其中之一,除了備有除汙設備、個人防護裝備以應對毒化災事件以外,每年固定舉辦教育訓練以及演習以強化應變能力。

毒化災事件患者來急診就醫可能是自行前來或是救護車送醫,自行就醫之患者有賴急診檢傷人員辨識。這些患者身上可能殘存汙染物,如果馬上進入急診治療可能會導致有毒物質或氣體擴散,進而影響急診醫護人員或就醫民眾的安危,所以毒化災患者必須要先進行除汙才能進入急診。

急診人員確定收到毒化災患者將要前來就醫的訊息以後會啟動緊急應變流程,視就醫的患者數量以及嚴重程度來決定啟動的規模。以本院毒化災危機管理計畫書所載,啟動廣播代號為白色,10位傷患以下為白色零階,亦即急診有能力處置這些患者,如果傷患有10位以上,或是急診無法負荷,那就會視狀況啟動白色一階或二階,需要全院其他單位醫護人員來幫忙。

啟動毒化災應變流程後,急診會調派人力穿著C級防護衣至除汙室幫助患者除汙。未參與除汙的醫護人員會幫助除汙人員穿著防護衣,另外要檢查防護衣是否穿著完整以保障除汙人員的安全。脫除患者身上所有衣物、眼鏡、手錶及飾品等可移除約八至九成汙染物,再以溫水配合刷子沖洗,可清除大部分汙染物,除汙完成後,患者可視為一個乾淨的傷患進入急診內部做後續的處置。這時急診內的醫護人員會查詢患者中毒的種類,評估治療方式以及查詢是否有解毒劑可以使用,高醫設有毒物諮詢中心可協助查詢毒物,且南區多數解毒劑都存放在本院。在除汙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除了除汙以外僅會執行基本救命術,目的是維持患者的生命徵象,快速將病患沖洗乾淨,待除汙完成後送入急診再進一步執行更多醫療處置。患者脫除下來的衣物飾品需要單獨收集避免汙染散播,還有除汙後的廢水須獨立收集處理,不可與院內其他汙水一起收集。除汙人員完成任務後,也需要按照標準流程脫除防護衣,避免二次汙染。

毒化災緊急應變的成員,除了急診醫護人員必須要做事件的指揮、安全管理、傷患的除汙、疾病處置以外,我們還需要有其他的人員協助。從收到通知開始,急診的警衛保全們必須協助在急診外拉封鎖線以及指揮民眾進出管制,避免有不知情的人進入汙染區域,也要協助辨識是否為毒化災患者就醫的車輛,協助引導進入除汙區;社服人員與義工會盡速收集與建立傷者正確完整之身份與醫療資料,以供繼續諮詢與住院轉院之參考,協助家屬尋求傷患、安撫傷患及家屬之情緒;手術室、檢驗與醫事檢查部門、藥劑部門、血庫、加護病房都需要協助急診之需求;職安室在事件後要持續追蹤參與人員的健康。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