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男性,無過去病史,朋友代訴使用3到4包咖啡包後全身不斷抽搐。於急診時病患意識不清、全身高熱且心搏過速。血液檢查顯示嚴重橫紋肌溶解、急性肝腎衰竭。雖經插管急救、積極輸液、體外降溫處理及血液透析,病患仍於兩天後死亡,後續尿檢顯示病患體內有PMMA、MDMA及合成卡西酮類成分。
新興毒品(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是近年來興起之濫用藥物的統稱,據聯合國(UNODC)
資料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止,已接獲139個國家,1182種
NPS種類之通報,顯示新興毒品毒害之廣。根據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UNODC)的報告,新興毒品(NPS)可分為九大類,但依藥理學特性可分為:
1.以中樞神經興奮作用為主的新興毒品:
這些毒品於心血管系統,常表現心跳、血壓及體溫上升;於精神和神經系統,則呈現躁動、興奮、抽搐、幻覺甚至暴力或自殺等行為。常見的有傳統安非他命衍生物,例如:有強力搖頭丸之稱的PMMA、MDE(俗稱夏娃或Eve)、MDMA(俗稱搖頭丸、Ecstasy、快樂丸、亞當等)及合成卡西酮(Synthetic
cathinones),例如:mephedrone(俗稱喵喵、m-cat、miaow)或MDPV(俗稱浴鹽、喪屍藥)。
2.合成大麻類(Sythetic cannabinoids) :
亦是台灣常查獲的新興毒品,作用機轉跟傳統大麻不盡相同,但強度通常會強過天然大麻,常以草、麻仔、老鼠尾、Spice、K2、Moon
Rocks等中英文俗名販售。使用後短時間會出現心跳加快、妄想、幻覺,長期使用可能產生精神後遺症。
3.致幻類(hallucinogen)及解離類(Dissociatives)新興毒品:
使用者會出現聽幻覺、視幻覺及現實感扭曲、失去協調及判斷力甚至會出現攻擊或自殘行為。其中Ketamine(K他命)是國內常見濫用藥物,俗稱卡門、K仔,使用途徑多以直接鼻吸(俗稱拉K)或抽菸(吸K菸)等方式,濫用下除了出現幻覺,也常會產生高血壓及心跳加速的作用,長期使用可能產生潰瘍性膀胱炎。
4.中樞神經抑制類與其他類新興毒品: 例如:
GHB(俗稱液態搖頭丸、Liquid
Ecstasy、G),會產生昏睡、暫時記憶性喪失、血壓心搏減慢、呼吸抑制、昏迷等。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吹氣球,鼻吸後可產生欣快感,常伴隨著臉潮紅、暈眩、頭臉的刺痛感、甚至暈厥及幻覺,長期使用下可能導致神經病變。
新興毒品常為數種化學物質混合而成,檢驗不易且對人體毒害加劇;
為了規避查緝,其型態樣貌多變,包裝更是花樣百出。為達有效防治,除了醫療及司法單位加強反毒推廣及查緝外,更仰賴於社會大眾提升對新興毒品的認識、時時保持警戒心及堅定拒絕毒害。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