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需要做語言治療?」「語言治療不是治療小孩子講話不清楚的嗎?我發音很標準呢!」
以上是語言治療師常常聽到患者說的話。其實語言治療不只是治療小孩子講話不清楚,或是治療中風後病人的失語症。但凡言語障礙、語言障礙及吞嚥障礙都可以透過語言治療得到改善。音聲治療是語言治療的一種,當患者有音聲障礙(如發聲困難、聲音沙啞)時,醫師和語言治療師會先評估患者的狀況,需要時會轉介至語言治療室進行音聲復健。
語言治療師會為患者制定個別的復健治療計劃,治療方法可以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治療方法分為直接方法和間接方法。直接治療方法主要透過訓練及協調肌肉骨骼、呼吸、及發聲等機制之間的平衡,以改變發聲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發聲習慣,進而增進發聲的效率。間接治療方法主要改變患者對發聲習慣的認知、行為、心理和環境,包括音聲衛教及諮詢兩個部分。
通常在第一次音聲治療時,語言治療師會先進行間接的治療,與患者進行訪談和衛教,以了解患者使用聲音的習慣並說明治療計劃。衛教內容包括:
1.分辨導致音聲障礙的行為,與不健康的發聲習慣,例如
•大聲喊叫
•在吵雜的環境中大聲說話
•清喉嚨
•咳嗽
•過度使用聲音
•使用過高或過低的音高說話
2.促進保護聲音和健康的衛生習慣,例如
•良好的睡眠
•維持良好的姿勢
•以適中的音高和音量說話
•多喝開水(不宜太冰、太熱)
•避免食用對喉部刺激的食物和飲料
在後續的音聲治療,語言治療師會根據患者個別的音聲狀況,設計治療計劃及目標。每一次治療會就肌肉骨骼、呼吸、及發聲機制進行調整及練習,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及進度不盡一樣(例如: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用腹式發聲),很多因素會影響治療效果與進度,患者的參與及配合是重要的因素。語言治療師只是引導者,患者每天練習更是必須的。
常常有患者問,會不會過了語言治療「黃金期」,效果就不好了?其實語言治療沒有一個特定的黃金期,「及時」治療就是最好的治療時機。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