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保健」專刊
2023.10 第43卷第5期 執行編輯:吳哲維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聲音保健-如何避免聲帶受傷
【回本期目錄】
高醫耳鼻喉部   林逸筑 主治醫師 (112年10月)

聲音沙啞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主訴之一,造成聲音沙啞的原因很多,輕則如上呼吸道感染致使聲帶發炎水腫,嚴重時也有可能是喉癌或下咽癌,或是其他惡性腫瘤侵犯喉返神經造成聲帶麻痺所致。也有多數聲音沙啞患者是因為工作上需要大量使用聲音,例如:老師、客服員、業務員、民意代表、歌手等,其聲帶在長期過度使用或誤用的情況下,聲帶表面黏膜會因過度磨擦而突起,形成聲帶結節(俗稱長繭)等。每每遇到嚴重沙啞或是幾近『失聲』的患者,不論是聲帶發炎、長繭或聲帶出血,醫師除了給予口服類固醇或其他消炎藥作為急性期的治療外,通常還會交代要『噤聲』休養。除了完全不說話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可以盡量減少聲帶受傷呢?一般民眾,尤其職業屬性為高度音聲使用者,有什麼方法可以正確『保養』自己的聲帶呢?以下整理一些簡單實用的音聲保健法。

1.多喝水

充分濕潤的聲帶可以減少聲帶振動時相互摩擦造成的傷害。建議每1~2小時補充適量水分。

2.讓聲帶適度休息

在喉嚨感到不舒服時(聲音變緊或講不久)就應暫時休息,減少非必要的使用聲音,以免聲帶被過度使用,使用氣音方式說話也是禁止的。

3.調整說話方式:

『四不』原則:不用力,不大聲,不講久,不講快。

說話越大聲或越用力,都會不自主地繃緊肩部、頸部及喉部的肌肉,使聲帶更易受到傷害。尤其是在吵雜環境中說話常會不自覺提高音量,更要特別注意,盡可能拉近說話與聽話的人的距離,或是用麥克風來減少需要大聲說話的情形。儘量以最舒適的音調說話,避免音調太低或過高,以減少發聲時的阻力和聲帶緊張感。避免滔滔不絕連續說話說太久,可以中間休息並喝點水潤喉一下;放慢說話速度,也可以減低頸部及喉部肌肉之緊張度,減少聲帶受傷的機會。

4.勿用力清喉嚨

儘量避免用力或頻繁地清喉嚨,若真的覺得咽喉異物感或是卡痰的感覺,可多喝溫開水,或服用治療胃酸逆流的藥物。

5.避免刺激性飲食:

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煙、酒、辛辣食物等。甜食、油炸類食物、濃茶和濃咖啡,容易導致胃酸逆流而刺激喉部,也不宜過量。抽煙或是吸入二手煙,除了刺激聲帶造成慢性發炎之外,還可能會導致喉癌的發生。此外,在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中,宜儘量戴口罩以減少吸入空氣中的刺激物質。

對於工作上需要大量使用聲音的職業族群,除了自我音聲保健之外,更可以藉助專業的語言治療師,培養正確的發聲方式,包括腹式呼吸、放鬆喉部與肩頸肌肉、共鳴腔練習等,訓練聲帶肌肉及學習正確的發聲方式,以減少嗓音濫用及誤用。不同的聲帶疾病要採取不同的嗓音訓練,語言治療師會依照病人的症狀及嗓音問題給予個別的治療方案,音聲治療對於早期聲帶長繭療效甚佳,對手術(喉顯微手術或聲帶精準注射)後的患者亦可降低日後復發之機會。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耳鼻喉科(0601)
下午 大同醫院   高醫耳鼻喉科(0601)
夜診 高醫耳鼻喉科(0601)     大同醫院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