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過後,時序進入秋冬季節,政府也開始宣導施打流感疫苗,成人是不是只有流感疫苗需要施打呢?為什麼要施打疫苗呢?
多數成人在嬰幼兒時期已接種過許多疫苗,但隨著時間推移,抗體濃度可能會下降甚至消失,進而喪失對疾病的保護力。因此適時進行疫苗接種,方能加強身體的免疫力,尤其在高風險族群(孕婦、高齡長者、慢性病患)或預計出國旅遊者,應至醫療院所進行更全面的疫苗評估,以提升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透過疫苗施打,能將病毒或細菌的抗原或遺傳物質打入人體,促使人體製造抗體,在未來真正接觸病原體時,免疫系統便能迅速作用,藉以降低疾病嚴重度或死亡率。因此若無明確禁忌症,都建議應接種疫苗。
19歲以上的成年人建議施打那些疫苗?
1.流感疫苗(Influenza)
歷年流感疫情高峰多在11月至隔年2月左右,因此建議每年10月起施打當季流感疫苗,且每年施打1劑,以獲得充分保護力。目前台灣供應之公費及自費流感疫苗皆為四價疫苗,皆能提供預防流感重症的相應保護力。
2.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Td/Tdap)
對於自身疫苗接種史不清楚或是未完成基礎接種時,建議應先完成3劑疫苗注射,若已於幼年接受完整疫苗接種者,則建議每隔10年接種1劑疫苗,以維持保護力。
3.A 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
A型肝炎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經口傳染,接種1劑疫苗後95%以上可產生保護力,完成2劑後,可提供20年以上的保護力,兩劑之間應相隔六個月以上。
4.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9)
目前成人接種以九價疫苗為主,建議接種3劑方能有完整保護力,若能在第一次性行為以前完成施打,則更具成效。接種疫苗除了能預防子宮頸癌、尖形濕疣
(菜花)、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以外,也能預防頭頸癌的發生,因此無論男女皆建議可考慮施打。
5.水痘疫苗(Varicella)
水痘具高度傳染力,成年人感染之症狀會比小孩嚴重很多,若孕婦感染可能會導致胎兒缺陷,且感染水痘痊癒後,病毒會潛藏在神經節裡,日後可能產生帶狀疱疹。可經醫師評估是否抽驗血中抗體,再行決定施打1-2劑。
50歲以上的成年人建議施打那些疫苗?
1.帶狀疱疹疫苗(Zoster)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通常在罹患水痘後,病毒潛伏在神經節,隨著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再度被活化而導致,透過接種疫苗可減少發病機率及後續慢性神經痛的風險。目前以非活性重組疫苗疫苗(recombinant
zoster vaccine,
RZV)為主,其保護力更強且效用更長久,建議接種對象為50歲以上成人或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低下)者,建議接種兩劑,兩劑間隔 2-6
個月。
2.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vaccine)
肺炎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可能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目前國內肺炎鏈球菌疫苗分成13價結合型疫苗及23價多醣體疫苗,一般建議65歲以上長者應至醫療院所評估施打1-2劑。
高風險之成年人建議施打那些疫苗?
1.麻疹、腮腺炎及德國痲疹疫苗(MMR)
針對有計畫前往麻疹疫區者、醫療照護人員、育齡婦女等,應至醫療院所評估是否檢驗血中抗體,再行決定接種1-2劑。
2.B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若為B型肝炎感染高危險群(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注射藥癮者、可能接觸血液之醫療衛生等工作者),應至醫療院所評估是否檢驗血中抗體,再行決定接種1-3劑。
3.日本腦炎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居住、工作場所接近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度風險地區者,或至流行地區旅遊者,可接種一劑。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