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這個人的膝蓋怎麼那麼歪?」是我看到謝阿伯走進我診間的第一個感想。「他怎麼還能走路呢?」
一個尋常的周五下午,我一如往常地來到位於台東海邊的大武鄉衛生所看診。跟大武衛生所的結緣起於2019年。配合高醫與台東縣政府衛生局合作的偏遠地區專科門診計畫,骨科部分我跟幾位科內醫師輪流,每兩週就會來這邊看診。這裡有號稱「全台最美衛生所」,然而卻是將近100公里的南迴公路,最大且唯一的醫療支柱。
照完X光,果然印證了我的想法,非常嚴重的關節退化及骨頭侵蝕造成膝蓋嚴重外翻變形。「伯伯,您怎麼拖那麼久才來看診?」我不捨地問「您這幾年都怎麼撐過來的?沒有醫生建議你要開刀嗎?」
「我二十幾年前就有去台東的醫院看過啦,那時候醫生就說我太嚴重了,需要去台北開刀。我要種田,孩子也不在身邊沒人照顧我,就拖到現在了。痛就來衛生所拿拿藥、打打針,但最近好像有越來越痛了,醫生怎麼辦?」
聽到這裡我已心疼不已,跟他說:「阿伯您跟我回高雄開刀,現在的膝關節置換技術很成熟了,我們高醫也能夠很好的治療您的腳,不需要去台北。雖然您開刀要來高雄住一個禮拜,但之後的複診您只要來衛生所就好,我們從高雄來看您。」

阿伯回家跟家人商量後,終於決定來高雄住院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了。出院之後我們沛緹個管師利用line跟電話持續的關心阿伯,家屬傳來照片確認傷口的狀態、指導止痛藥物的使用、也用影片來觀察阿伯行走復健的姿勢,確認一切復原進度都如預期。科技的進步拉近了醫病的距離。
手術後我到衛生所看他,他跟我說這次的選擇真的是太棒了,不僅解決了困擾他20年的宿疾,村里的人都超訝異他的腿可以變得那麼直。而且除了去高雄開刀的那個禮拜,每天還可以來大武衛生所做物理治療。我問他從家裡來衛生所要多久時間,他開心地說「十分鐘啊,不像去台東,來回包含等待就要三、四個小時了」。
在醫學中心服務多年,絕大多數膝關節退化的病人都可以在疾病惡化前就得到完整跟即時的治療。像謝阿伯那麼嚴重的膝蓋外翻變形真的很難想像會出現在醫療如此進步的21世紀台灣。他也讓我明白偏鄉醫療是如此的重要,從高雄來回通車四小時的車程很值得。很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權利,對偏鄉居民卻是莫大的恩惠。美麗的衛生所不僅是亮眼的景點,藉由我們的專業,更可以讓它成為南迴公路最堅固的堡壘。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