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置換」專刊
2023.12 第43卷第7期 執行編輯:周伯禧/林松彥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髖部手術知多少
【回本期目錄】
高醫護理部/骨科病房   葉家鈴 副護理長 (112年12月)

小張是一位62歲的男性,曾是一位活躍的運動愛好者,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受到嚴重的髖關節疼痛困擾,最終影響他正常行走、坐下,或日常活動。經過X光檢查後確定患有嚴重的髖關節炎,在與醫生討論過多種治療選擇後,他決定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以改善行動力和生活品質。然而,手術僅僅是治療的一部分,手術前後需要遵循重要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

第一步:術前準備

1.抽血和檢查:基本的血液檢驗包括血球計數、血紅素、凝血功能、血糖、肝腎功能,以及心電圖和胸部X光檢查。若考慮到年紀大、有心臟病、心衰竭或呼吸喘等問題,就要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及肺功能檢查。這些檢驗和檢查都是確保病人在手術過程中具備足夠的健康狀態,因此術前相關檢驗及檢查最好在住院前就完成,以避免手術當天的不必要延誤和困擾。

2.戒菸和體重管理:手術前2週停止抽煙,因為抽煙可能對心肺功能、血氧含量和傷口癒合產生負面影響。體重過重會增加關節的負擔,建議每週減重0.5公斤,以減輕關節的負擔。

第二步:床邊護理

1.傷口護理:傷口應保持無菌,以預防感染。手術後,醫護理團隊將密切關注手術部位的疼痛和傷口的清潔。

2.生命徵象監測:護理師將定期測量生命徵象,包括血壓、心率、呼吸頻率和疼痛管理。依照護理師的建議進行冰敷,以減輕手術部位的疼痛和腫脹。

3.姿勢和循環:避免交叉雙腿,建議可以使用枕頭或海綿墊在膝蓋間,以防止關節脫臼。術後的踝關節幫浦運動、股四頭肌彎曲運動等,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手術合併症的風險。

第三步:物理治療和運動

1.物理治療:術後物理治療師將依照負重情形,制定治療計劃,逐漸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包括站立抬腿運動、髖部外展運動等,以恢復行動力和肌肉力量。

2.學習正確的動作:出院前應學習如何正確地起立、上下樓梯,以及如何沐浴和使用廁所,以確保在過程中避免受傷。

第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

1.禁忌姿勢:過度彎曲髖部、坐在過低的椅子上、蹲下或交叉雙腿,以防止關節脫臼。

2.居家準備:應將床搬到主要活動樓層,確保樓梯有扶手或欄杆輔助,並保持走道通暢,以便使用助行器。

3.開車限制:通常情況下,手術後6週內不建議開車。如果是左髖手術,則可以在術後第一次門診後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以提前開車。

以上步驟及注意事項是進行髖關節手術前後必須遵循,住院期間與醫療團隊配合,才能確保手術的成功,減少疼痛、改善生活質量和行動能力。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