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醫學」專刊
2024.01 第43卷第8期 執行編輯:陳盈君/藍政哲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你需要知道的防曬新觀念
【回本期目錄】
高醫皮膚部  林起翎 主治醫師 (113年1月)

為何需要防曬?

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引起皮膚癌變的最重要環境因子。UVA(Ultraviolet A)、UVB(Ultraviolet B),分別是長波與短波紫外線。差別在於:UVB讓人曬傷脫皮、進而變黑,UVA卻是除了曬黑以外,提早老化和罹癌等損害DNA之真正元凶,深入傷害真皮層、讓肌膚老化。因此防曬對預防這些癌症非常重要,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高風險族群。

何時需要防曬?

一般人覺得有大太陽或有出門才要擦防曬乳液,其實不論今天的陽光是強是弱,就算是陰天,紫外線也無所不在。若在室內,採光良好的窗邊亦為紫外線暴露範圍內,長期待下來也會使肌膚曬黑、乾燥、出現小細紋,而肌膚除了會被曬黑,也有可能曬出斑點、泛紅、乾癢或甚至皮膚癌等肌膚問題。所以千萬不能輕忽防曬這個簡單的動作。適當的防曬,可以延後肌膚被曬黑、曬傷,於是就能增加肌膚保持健康美麗的機會。

防曬乳液係數的差別

剛剛已經提過紫外線分為UVA與UVB兩種,防曬產品上面寫的SPF就是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它是全球公認的隔絕紫外線UVB的標準。常見的防曬係數有SPF15、SPF30、SPF50等等,SPF後面的數字越高,表示對UVB的阻隔率越強。

-防曬係數 30:可阻擋約 97% 的紫外線 UVB

-防曬係數 50:可阻擋約 98% 的紫外線 UVB

由此可見,SPF30和SPF50的差別並無太大,除非長期在室外空間,一般人使用SPF30的防曬產品就足夠。

另外防曬產品上寫的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值則為UVA的防護能力,通常會以+號來做表示。建議選擇三個到四個+的產品,對於UVA的防護效果較佳,防止皺紋變黑等老化現象及預防皮膚癌。

物理性和化學性防曬乳液的差別

所謂物理防曬,方法是在肌膚表層形成反光膜,以反射的方式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化學防曬則是將紫外線大量吸收進成分中,使其不進入肌膚。使用上,傳統純物理性防曬品易留白痕、不易推勻,但較不會引起過敏;化學性則好推清爽,但引發敏感、致痘的機率較高,和可能有某些成分會滲入皮膚內的疑慮。可依照個人需求挑選,而除了擦防曬產品,搭配陽傘或是防曬衣物,也可以幫助防曬做得更徹底。

藍光(可見光)對於皮膚的影響

最近幾年,皮膚學界在光線與皮膚的影響中,從紫外線逐漸關注到可見光。可見光中主要是藍光對於皮膚的影響較多。歐美研究中指出,藍光也會造成皮膚黑色素細胞被刺激,進而製造新的黑色素,而且這種影響在黃種人比白種人來的明顯很多。換言之,在台灣的我們,應該更注意藍光的防護以避免曬黑,而防曬產品只要有潤色效果的,多少都有防藍光的效果。以上講的藍光指的是自然界中發散的,而大家使用3C產品所發出來的藍光因為能量遠遠低於自然界中的藍光,所以並不會刺激皮膚變黑。

皮膚接觸過度紫外線會引發數種發炎反應,這些反應會壓抑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應。為免除這些光線對皮膚的傷害,健康的行為包括使用防曬物品或防曬乳液,和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抗氧化食物,都是醫生和專家的建議。紫外線無所不在,防曬是一年365天都不能輕忽的唷!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皮膚科 大同醫院 高醫皮膚科 大同醫院  
下午   高醫皮膚科   高醫皮膚科
夜診         大同醫院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