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醫學」專刊
2024.01 第43卷第8期 執行編輯:陳盈君/藍政哲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肺癌口服標靶藥物引起的痤瘡樣皮疹
【回本期目錄】
高醫皮膚部   林聖堯 主治醫師 (113年1月)

近年來,口服標靶藥物已經成為治療肺癌的一個重要選項。然而,一些病人可能會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其中最快發生的就是口服標靶藥物造成的痤瘡樣皮疹,又名丘疹膿疱疹。此副作用發生的機率蠻高的,通常在開始服用後幾天就慢慢冒出來,持續約2〜3個月。

口服標靶藥物是一類針對癌細胞中特定分子標靶的藥物。它們通常針對生長因子受體或其他細胞信號傳遞途徑,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這些藥物通常以口服形式給予,相對於傳統的化學療法,它們更為精確,減少了對健康組織的損害,但它們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包括痤瘡樣皮疹、甲溝炎、皮膚乾燥、手足皮膚反應、皮膚癢、皮膚龜裂等。

痤瘡樣皮疹是一種皮膚反應,其症狀通常包括:

1.粉刺和丘疹:皮膚上出現小的紅色粉刺或丘疹,通常集中在臉部、頸部、胸部和背部。

2.紅腫和疼痛:痤瘡樣皮疹可能伴隨著紅腫和疼痛,這可能會讓病人感到不適。

3.搔癢:有些病人可能會感到皮膚搔癢,尤其是當皮疹開始出現時。

4.疤痕和色素沉著:在治療結束後,皮疹可能留下疤痕或色素沉著,這可能需要時間才能完全消退。這些皮疹通常出現在臉部、胸部和背部,這些區域的皮膚較為油膩,容易受到影響。

造成痤瘡樣皮疹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有幾個因素可能參與其中:

藥物影響:口服標靶藥物可能影響皮膚的油脂分泌,導致皮脂腺過度活躍,這是痤瘡的一個主要原因。

免疫系統反應:這些藥物也可能引發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皮膚細胞的異常增殖,進而導致皮膚問題。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生理反應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對標靶藥物產生皮膚反應。

如果您正在接受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肺癌並且出現痤瘡樣皮疹,應立即向您的醫生報告。醫生將評估您的症狀,確定是否與藥物治療有關,並制定適當的管理計劃。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管理策略:

1.藥物調整:醫生可能會調整您的藥物劑量或藥物選擇,以減輕皮膚痤瘡樣皮疹的嚴重程度。

2.局部治療:某些局部藥物,如外用抗生素藥膏或類固醇藥膏,可以幫助減輕痤瘡樣皮疹的症狀。

3.皮膚護理:適當的皮膚護理對於緩解痤瘡樣皮疹很重要。使用溫和的洗面乳,避免刺激性產品,並保持皮膚清潔。

4.保濕:保濕對於緩解皮膚乾燥和不適感很有幫助。

5.避免刺激:避免擠壓或摳抓痤瘡樣皮疹,這可能會導致感染或惡化。

6.避免陽光曝曬:一些口服標靶藥物可能使皮膚對陽光更敏感,因此病人應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下,並使用適當的防曬霜。

肺癌口服標靶藥物對於肺癌病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治療選項,但可能會伴隨著痤瘡樣皮疹等不良反應。了解這些反應的原因以及如何處理它們至關重要,以確保獲得最佳的治療結果。病人應在治療期間保持緊密的醫療監視,並遵循醫生的建議,以確保痤瘡樣皮疹不會對其健康和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皮膚科      
下午 高醫皮膚科 高醫皮膚科    
夜診       高醫皮膚科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