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醫學」專刊
2024.01 第43卷第8期 執行編輯:陳盈君/藍政哲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玫瑰斑的蟲蟲危機!
【回本期目錄】
高醫皮膚部   陳盈君 主治醫師 (113年1月)

「醫師啊~我的臉常常都紅紅的,而且會灼熱刺癢,甚至會痛,好不舒服喔!」以上這句話是玫瑰斑病人在門診的常見抱怨。「玫瑰斑」(Rosacea) -這個名詞聽起來很浪漫,但是對於有這個疾病的人是非常困擾的。此病舊名「酒糟、酒渣」,因為臉部會有紅熱刺感,病人時常會被旁人誤認為喝酒造成的,但是酒精只是這個疾病許多的惡化因子之一。為了避免被誤解,近年來,台灣皮膚科醫師建議將酒糟更名為玫瑰斑。

玫瑰斑一般分成四種臨床型:

①紅斑血管擴張型:在臉中央產生持續性泛紅(如圖一)。

②丘疹膿皰型:臉除了泛紅外,並有很多紅色丘疹或膿皰,容易被認為是青春痘(如圖二)。

③鼻瘤型:發紅的鼻部伴隨皮膚增厚及不規則結節之增生。

④眼部型:眼睛有異物感、灼熱刺癢、鞏膜或眼瞼邊緣血管擴張等。

其中又以前兩型為最常見。為何會得到玫瑰斑呢?有部份是跟遺傳體質相關,此類常在青春期前,臉就比較容易因為環境因素如悶熱、曬太陽、喝熱飲而泛紅,且與一般人相比,發生泛紅後也不容易消退。而另外一部分是可能跟某次強烈皮膚受損或長期慢性皮膚受損後就變成玫瑰斑,原因非常多樣化;小至一次過度曬傷、過度去角質、敷了不適合的面膜、連續熬夜幾天,大至長期處在悶熱環境、長期過度接受去角質或醫美處理、長期使用類固醇,就會讓皮膚免疫系統失調且表皮屏障受損,進一步變成玫瑰斑。

且近五年來,台灣醫師發現,玫瑰斑第一跟第二型的病人,臉部常有毛囊蠕型螨蟲過度增生的情況。一般成年人臉上多少都會有此蠕型螨蟲住在毛孔裡,與我們皮膚和平共存,但在玫瑰斑病人臉上可能因為皮膚免疫失調,導致蠕型螨蟲過度增生,反又回過頭來去刺激皮膚的免疫系統,產生發炎發紅腫脹,血管擴張新生;螨蟲也會咬食角質細胞,爪子也會抓傷表皮造成表皮屏障受損,也因而玫瑰斑病人的皮膚,到後來都是比較偏敏感性肌膚。此時若使用外用類固醇,雖然發炎紅腫暫時會緩解,但對抗螨蟲的免疫系統等於是被關機中,在這段時間螨蟲反而會更爆炸性地增生。

所以要解決玫瑰斑的蟲蟲危機,首先要確定敵人是否真的存在,用拇指擠壓的方式檢查皮膚毛孔內的分泌物,要有超過一定數量的螨蟲才能說真的有臨床意義。再來就是使用口服或者是外用的ivermectin(伊維菌素)來殺蟲,通常外用藥膏的療程須兩到三個月,也可能需要合併口服A酸/carvedilol/doxycycline或其他外用藥膏metronidazole。曾經有位南國之南的老師來看診,她深受臉上不停冒出微癢紅色丘疹的困擾達快半年之久,之前接受青春痘治療效果不佳,經過檢查後確認蠕型螨蟲超級過量,而後接受適當藥膏的治療,她的臉部皮膚恢復以往的光滑。我記得當時第一次看到她時有問:請問你的臉常常是這樣紅紅的嗎?她回答:在南台灣天氣熱,臉紅紅不是很正常的嗎?由此可知,民眾對於玫瑰斑還不是很熟悉,希望透過我們及其他皮膚科醫師的努力,能夠讓更多玫瑰斑的病友認識自己的狀況,進而戰勝玫瑰斑!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皮膚科 高醫皮膚科雷射美容門診     大同醫院 高醫皮膚科雷射美容門診
下午 高醫皮膚科雷射美容門診 高醫皮膚科    
夜診   高醫皮膚科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