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斑(Rosacea)-又名酒糟/酒渣-的治療非常多樣化。從外用藥膏到口服用藥,林林總總就有超過二十樣以上。為什麼會需要這麼多藥物呢?其一,是因為玫瑰斑本身就有不同的分型及臨床症狀,加上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所以就算是在同一分型、症狀也類似的病友,其適合的藥物就可能會不一樣;舉例而言,若兩位都是屬於第二型丘疹膿皰型,但一位有毛囊蠕型螨蟲增生而另一位沒有,兩者的藥膏就會差很多。其二,依照玫瑰斑病友目前的病況穩定程度,我們皮膚科醫師會使用不同的藥物配方去達到最好的療效,有時候在急性期若貿然使用在穩定期才比較建議的治療,反而會讓病友的臉頰紅熱更嚴重。而玫瑰斑治療療程在每個人身上的長短也不太一樣,有些人經過殺蟲治療三個月後就萬事ok,但有些人則是需要經過長期調養皮膚,中間隨著生活壓力或天氣影響可能會有小發作,病友本身要了解自己的狀況,與醫師好好配合,才能長治久安。
而對於某些相對治療困難的玫瑰斑,皮膚科學界陸續發展新的治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注射真皮內肉毒桿菌素及施打雷射。這兩種用在醫學美容已經歷史悠久的治療,居然對於某些玫瑰斑病人也有幫助!雖然治療機轉不同,但這兩者共同點是建議用在病情相對穩定的時候。以下稍微簡介一下這兩種治療:
(1)肉毒桿菌素注射:
以往用來除皺的肉毒桿菌素,發現注射到玫瑰斑的病灶處時,可以去抑制真皮內會誘發血管擴張的神經胜肽(neuropeptides)或發炎性細胞激素,阻止神經過度敏感活化而去刺激血管擴張的反應。所以注射後的病友,在面對相同的環境刺激(如悶熱),皮膚內的神經及血管不會像注射前那麼容易「牙」起來而泛紅。這種治療比較適合第一型紅斑血管擴張型。
(2)雷射:
玫瑰斑病人皮膚內微血管長期擴張甚至增生,以前皮膚科醫師就會使用專門針對血管的波長585及595奈米的脈衝染料雷射來治療,不過早期的雷射通常瞬間能量很強,對於玫瑰斑病人這種表皮屏障受損的敏感性肌膚,有時過度施打反而會讓病友更紅腫刺痛,恢復期長。後期開始發展新一代「飛梭化」的二極體雷射(如波長585奈米的黃雷射),或某些脈衝光機型稍作改良,裝上特別濾片及調整能量波長及參數,都可以降低瞬間爆衝的能量,改為較溫和的能量輸出方式,同樣對擴張或增生的血管有治療效果,也降低傳統雷射的術後不適感,縮短恢復期。此外,其他像是波長1064奈米的長脈衝雷射、光動力療法等等,也都有小型的科學文獻證實對玫瑰斑治療是可能有效的。所以,玫瑰斑病友到底適合用哪種雷射光電做治療,應跟醫師詳細的討論,每個人的體質及狀況不盡相同,醫師操作儀器時的調整參數也不同,「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不能一概而論。
以上是簡單介紹玫瑰斑比較新穎的治療選擇,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生活及保養型態的調整,與醫師詳細溝通的配合,避免誘發因素的暴露,按部就班的治療,以上才是確保療效的正確基石。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