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癌症」專刊
2024.02 第43卷第9期 執行編輯:王耀廣/吳宜珍/胡晃鳴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標靶藥物、免疫療法與抗體藥物複合體:胃癌治療的新疆界
【回本期目錄】
高醫消化系中心   吳宜珍 主任 (113年2月)

胃癌雖好發在年長的男性,但臨床上也常有年輕患者,且病情通常來勢洶洶。胃癌的一線治療若是HER-2陽性有標靶藥物Herceptin(賀癌平),與二線標靶藥物Ramucirumab(欣銳澤),都上巿己久,合併化療使用可增加存活間期。近年與胃癌的戰鬥中出現了多種新的武器,如免疫療法Nivolumab(保疾伏)和HER2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s) Enhertu (優赫得)的後線臨床試驗陸續傳來捷報。ATTRACTION-2是第一個證明Nivolumab在胃癌後線治療有效的試驗。CheckMate-649試驗進而證實Nivolumab與化療併用可提高PD-L1高表現患者的存活率並延緩惡化,己成為胃腺癌的新標準一線治療。PD-L1是癌細胞表現的一種蛋白質,結合上PD-1,會防止免疫細胞攻擊體內的癌細胞,並促進癌細胞生長,於是Nivolumab等PD-1抑制物,可能使我們的免疫細胞再度認出並攻擊癌細胞。新的一線標靶藥物更有針對Claudin18.2設計的抗體Zolbetuximab即將進入台灣,適合腫瘤Claudin18.2強陽性(>75%)者。

在我的經驗中,一位45歲女性,2022年8月開始出現噁心嘔吐,體重一個月就減輕9kg,來診時己吐到半昏迷,胃鏡切片及電腦斷層診斷為胃腺癌第四期,難以手術,她的腫瘤PD-L1陽性,接受了免疫藥物合併化療,2-3次後症狀逐漸改善,正常進食,經過八次的前導治療後腫瘤縮小,於2023年2月順利進行手術,並接受輔助性化療,經討論後她們決定同時續用自費免疫藥物。至今癌症未復發,體重亦恢復至63公斤。

另有位65歲男性於2019年7月因腹痛、發燒至急診就醫,胸部X光顯示有雙側肺轉移,診斷為胃腺癌第四期合併多重器官轉移,他的腫瘤HER-2陽性,接受了標靶藥物Herceptin (賀癌平)合併化療幾次後,症狀改善體重恢復,後續檢查腫瘤及淋巴結、器官轉移皆有縮小,恢復了工作亦可正常進食、運動,就這樣使用Herceptin合併化療,穩定長達近3年,可惜他於2022年7月發現右頸可觸摸到一腫塊並快速的變大,病理化驗證實胃癌復發,在篩選加入HER2抗體藥物複合體Enhertu臨床試驗時查出腦轉移而無法參加試驗,改接受二線標靶藥物Ramucirumab (欣銳澤)合併化療,數月後疾病再次惡化,他決定自費Enhertu,使用後覺得症狀及末期生活品質有改善,也爭取到時間讓國外的子女能夠回家陪伴,減少遺憾。對比第四期胃腺癌只有一年左右的平均存活期間,他在初診斷時己有瀰漫性轉移,能在治療下良好地生活近4年,算是臨床上非常好的成果。

這些胃癌新藥的問世,為晚期胃癌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不再聞癌如判死刑,而完整檢查、小心搭配不同的藥物並管理其副作用,更需要病家與醫療團隊充份討論、理解並密切配合,調整心情克服憂鬱,才能在持續抗癌的長路上爭取到更多的生機,有價值地延長生命。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癌症中心7診          
下午     高醫胃腸內科2診  
夜診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