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癌症」專刊
2024.02 第43卷第9期 執行編輯:王耀廣/吳宜珍/胡晃鳴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前導性化學治療在胰臟癌的重要性
【回本期目錄】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高醫血液腫瘤內科   蘇勇曄 主治醫師 (113年2月)

胰臟癌是一種極具致命性的惡性腫瘤,全球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僅為10%左右。手術切除是治療胰臟癌的唯一可能,但約有30%的患者在診斷時已達到局部晚期,無法手術切除。對於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臟癌患者,建議先進行前導性化療。為了尋找適合國人的前導性化療處方,在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的幫忙下進行了多中心二期隨機分派臨床試驗(T2212),在台灣招募了55名局部晚期胰臟癌患者,其中28人接受了GOFL的化療(健擇、歐力普、5-FU及葉酸衍生物),21人接受了改良式FOLFIRINOX方案的化療(抗癌妥、歐力普、5-FU及葉酸衍生物)。在GOFL組中,有5人成功接受轉化手術(conversion surgery),而在改良式FOLFIRINOX組中,有1人成功切除腫瘤。此外,退出試驗後,經過其他治療後,還有7人成功切除腫瘤。總體而言,10人(約2成)成功接受轉化手術。兩組整體存活並無顯著差異,但成功切除腫瘤的患者具有更長的生存期。本研究發表於Br J Cancer. 2022 Apr;126(7):1018-1026.

有了T2212治療經驗,研究團隊將上述前導化療搭配手術的治療策略應用於臨床治療,並進行了回顧性研究,自2013年至2020年接受治療的所有胰腺癌患者共730名,其中131名局部晚期患者。接受前導化療的共117名患者。大多數患者接受了三種複方化療,包括愛斯萬、葉酸衍生物、歐力普和健擇組合(SLOG)的48名,改良式FOLFIRINOX的21名,以及GOFL組合的21名。三個化療方案中的腫瘤反應率(19%-33%)、手術探查率(38%-52%)和中位生存時間(15.4-23.0個月)在三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前導化療後,有34名(117名中的29%)患者接受了轉化手術。接受手術的患者和未接受的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分別為29.1個月和14.1個月。值得注意的是,僅根據影像學反應無法預測轉化手術是否可行。由於接受轉化手術的患者生存明顯更好,因此凸顯了在前導化療後未出現疾病進展的所有患者中進行手術探查的重要性。本研究發表於Am J Cancer Res. 2022 May 15;12(5):2189-2202.

研究團隊後續更進一步評估對於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先進行前導化療(亦稱新輔助化療)的可行性。在159名可切除患者中,有46名患者(29%)接受了新輔助化療,113名患者(71%)接受了直接手術切除。在新輔助化療組中,有11名患者(24%)未接受切除手術,其中4名(36.4%)因併發症,2名(18.2%)因患者拒絕,2名(18.2%)因疾病進展。在直接手術組中,有13名患者(12%)在手術過程中無法切除;其中6名(46.2%)因局部晚期,5名(38.5%)因遠處轉移。新輔助化療組中有97%的患者和直接手術組中有58%的患者完成了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組中有24名患者(69%)和直接手術組中有42名患者(29%)仍然沒有腫瘤復發。新輔助化療組、直接手術合併輔助化療和無輔助化療的中位無復發生存期分別為31.3個月、10.6個月和8.5個月;各組的中位存活期為超過30個月(無法估算)、25.9個月和21.7個月。新輔助化療組患者的手術完全切除率(R0 resection)較高(83%對比53%),復發率較低(31%對比71%)。這項研究顯示,在可切除的胰腺癌中,新輔助化療比直接手術具有更好的存活。本研究發表於Int J Surg. 2023 Jun 8;109(9):2614-2623.

總結團隊的研究,前導性化療為現行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標準治療,前導性化療後約三成患者有機會接受轉化手術,有機會長期存活。在可切除的胰腺癌中,新輔助化療後再開刀,可增加手術完全切除率並減少復發。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下午     高醫癌症中心7診  
夜診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