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癌症」專刊
2024.02 第43卷第9期 執行編輯:王耀廣/吳宜珍/胡晃鳴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淺談台灣男性的沉默殺手:食道癌
【回本期目錄】
高醫胃腸內科 陳以勳 助理教授 (113年2月)

您有使用菸、酒、檳榔的朋友近日有吞嚥困難、胸口疼痛或異物感、以及體重減輕的現象嗎? 小心,這可能是罹患食道癌的徵兆! 食道癌在民國109年國健署公布的總人口台灣癌症十大死因排名第九名,於男性癌症十大死因排名更上升為第五名。食道癌好發的年齡為50-60歲,這些人大都肩負家裡經濟重擔,因此得病後影響家庭甚至國家的經濟甚鉅。由於食道癌不易早期發現,約三分之二的患者發現食道癌時都已是晚期(第三、四期)。食道癌的防治在台灣可說是越顯重要。

食道癌的危險因子為長期菸、酒、檳榔的使用者,三樣物質都使用的患者會比未使用的人高了60~100倍的機率罹患食道癌。其中飲酒更是食道癌產生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此外,若您喝一瓶啤酒後就會臉紅,更是有八成以上的機率為酒精不耐症的患者。酒精不耐症 (Alcohol intolerance)為人體代謝酒精的乙醛去氫酶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因基因突變,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而使得致癌物乙醛大量累積,進而誘發出癌症。據統計,台灣漢民族約有一半左右的人為乙醛去氫酶突變型,若又大量飲酒就易造成食道癌、口腔癌的機會,不可不慎。其他食道癌危險因子包括已經患有頭頸癌、口腔癌病史者;據高醫吳宜珍教授團隊的大型前瞻性研究,約10~15%的病人會合併有食道早期病變,因此這類病患一定要定期接受食道癌篩檢。

早期食道癌病人本身不太會有症狀,等到出現了吞嚥困難、異物感時往往腫瘤都已長的很大顆壓迫到食道管腔,治療往往須接受手術、電療或化療。早期食道癌治療效果相當好,有些人甚至可接受胃鏡方式切除病兆保留食道,無須接受手術或是有外觀的缺損。因此食道癌的早期篩檢就顯得重要。食道癌的篩檢除了需靠胃鏡以傳統白光下做檢測外,以窄頻影像技術 (narrow band image)或是碘液化學染色法 (Lugal chromoendoscopy)更能大幅提升診斷率。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有先進的內視鏡搭配碘液化學染色法可篩檢出早期食道癌,篩檢過程約10到15分鐘,目前也無須額外收費,鼓勵有上述危險因子或是有症狀的病友一定要來接受食道癌篩檢!

近年來,國健署也積極推廣酒精不耐症的民眾應該要減少酒精攝取。目前是建議一般喝酒不臉紅的民眾,男性一天小於兩瓶啤酒(300cc/瓶),女性小於一瓶啤酒的酒精量;對於喝酒會臉紅,也就是酒精不耐症的患者會建議盡量不飲酒。我們高醫胃腸內科團隊和史丹福陳哲宏博士合作,發展非侵入性的檢測:用唾液就能檢測酒精去氫酶的基因型,快速且準確。目前也都不收費,歡迎有飲酒的患者至門診衛教諮詢!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