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陸續證明免疫療法藥物,不論在後線或是與化療結合的一線治療,比傳統療法都更有效也安全。對於患有晚期及轉移性食道癌的患者來說,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我曾治療過的一位39歲男性,有菸、酒、檳榔習慣,他感覺吞嚥困難,飲食由飯配湯變成稀飯最後僅能進食流質,3個月內痩了12公斤,他由澎湖轉來到高醫求診,診斷為上段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第三期。經前導性同步化學治療合併放射治療後接受手術,術後10個月癌症復發轉移,當時食道癌二線臨床試驗ATTRACTION-3,針對PD-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Nivolumab(商品名保疾伏)的研究正開始收案,他參加後接受保疾伏治療,效果顯著無復發,直到2021年11月因故意外離世前,接受了近6年的保疾伏治療。ATTRACTION-3試驗的成功,證明保疾伏優於傳統紫杉醇(Taxane)化療,接著由ManatoOhsawa等人於2023年所發表的真實世界研究,進一步顯示,接受Nivolumab治療的患者,比接受紫杉醇作為二線或更後線治療的患者有著更好的整體反應率和更長的整體存活期。
近年來兩項重要的免疫療法第三期臨床試驗CheckMate
648和KEYNOTE-590的成功,改變了晚期食道癌的一線治療方法。CheckMate
648評估了兩種不同治療方案:同時使用二種免疫藥物保疾伏與抗CTLA-4抗體Ipilimumab
(益伏),或將保疾伏與化療聯合使用,分別與化療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種合併治療方案顯著改善了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總體生存率。而KEYNOTE-590證實了另一種抗PD-1抗體Pembrolizumab
(吉舒達)與化療聯合使用顯著改善了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總體生存率,進一步支持免疫療法與化療合用為新的標準一線治療。
一線治療的經驗中,我曾治療過一位65歲男性,他於2021年2月發現左頸小腫塊約0.5公分,一開始不以為意,故一直未就醫檢查,直到2021年10月頸部腫塊急速變大到8公分,才就醫診斷為頸部至中段三分之一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第四期,2021年11月接受自費保疾伏及同步化學治療合併放射治療後,於2022年2月追踪胃鏡及電腦斷層達到完全緩解,頸部外觀看不到也沒摸到腫塊。持續免疫藥物合併化療使用至2023年5月檢查腫瘤無復發故暫停治療,進入追蹤期。
陸續有多項真實世界研究發表,支持臨床試驗的成果。這些發現在食道鱗狀細胞癌的治療中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在長期以來只有化療的食道癌,免疫療法藥物作為一種有效且相對安全的替代方案的出現,為患者及其家人帶來了新的希望。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令人振奮結果仍需要更多的研究,確定不同療法合併使用的安全性,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且藥費不斐,病人和家屬在充分理解這些治療的長期效益和可能的副作用時,仍需與自己的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且負擔得起的療法。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