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天氣明顯入秋進冬了,炙熱的高雄,難得有稍微寒涼的天氣。但無論春夏秋冬,每天在醫院內,還是看到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病房區裡等待康復出院的人、陪伴在病床邊的人、坐著輪椅正被推至檢查室的人、躺在病床上剛完成手術準備回送病房的人,這樣人流川息的畫面,在院內與病房,一如往常……
「護理師,請問主治醫師今天幾點會查房?」、「護理師,點滴沒有了喔!」、「護理師,我爸爸明天可以出院嗎?」,這些對話,想必在醫院裡工作的護理師們都不覺得陌生吧。但身為家屬與民眾的你,是否曾經因為自身或親朋好友住院時,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呢?「護理師,我的家人明天可以出院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都聽到你們的心聲了,所以我們在近期搭上時代的腳步,藉由醫療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進行「病人24小時內出院預測系統」建置。這個系統從2022年12月開始構思,團隊歷經長期耗時的運作,多次會議討論與問題解決,終於在2023年11月底開始上線試用了,用於輔助病房區醫療臨床流程。這個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可以讓你搭上時代浪潮,離人工智慧更接近,因為,它將利用你住院期間的特定個人數據,量身打造屬於你個人的出院預測,所以它可以建議醫師,評估你是否明天可以安排出院,讓你有更充裕的時間,提早告訴家人即將出院的好消息、方便家人盡早安排明日的工作時間、與家人協調明日接送你出院的時分地點;它也可以讓你提早告訴好朋友,明天請無需遠道而來,中午過後,歡迎到住家中看看你,喝茶聊天,笑談人生,一起慶祝出院,也藉此久違的親人朋友們,大家聚一聚。
但是…這「病人24小時內出院預測系統」到底是什麼東西?會洩漏我的個人隱私嗎?我的個人資料會被其他人看到嗎?這個出院預測真的有準確嗎?它會不會讓醫師以為我可以出院,但其實我還需要繼續住院治療呢?
我知道你心中還是有很多的疑問與擔憂,但是,高醫想先告訴你,個人資料與隱私絕對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它只利用你個人在此次住院過程中,護理師幫你量的血壓、心跳、呼吸、以及護理師進行的營養不良篩選評估內容,醫師幫你安排的抽血檢驗值,還有你本身身高、體重、住院科別…等等資料,去進行未來24小時出院機率的預測,它由本醫院團隊自行開發,並沒有其他外部公司或廠商的參與,因此,不用擔心個人隱私洩漏或外流喔,而且,它精準地為你個人量身打造,進行未來24小時出院機率預測,主要用意為提供醫師、護理師及醫療團隊做為臨床決策參考,輔助臨床醫療;所以你個人的身體是否康復,得以辦理出院返家休養,還是有主治醫師幫你做把關唷。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