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智慧醫療」專刊
2024.03 第43卷第10期 執行編輯:李沁璟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建構新一代智慧加護病房
【回本期目錄】
高醫胸腔內科   蔡明儒 教授/醫務秘書 (113年3月)

加護病房一向是醫院中最為複雜的關鍵環境之一,收治病情危急且嚴重的病人。面對病人的生死存亡,需要更全面、更密切的監測。隨著醫療科技的快速發展,產生諸多生理監測、檢驗、檢查的訊息,大量的數據需要有效的整合和運用,而智慧資訊系統的介入正是我們應對這一挑戰的解決之道。

高醫醫療體系在面對這個複雜的問題時,組織了一個跨領域、跨專業的團隊,以大數據為基礎,彙整臨床重要訊息,整合臨床決策支援系統,以提升重症病人的醫療照護品質、安全和效率。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建構了大小不一的資訊輔助系統,並彙整精華至兩個硬體介面:

護理站資訊大白板互動系統(簡稱:大白板)

即時呈現整個護理站的病人與照護團隊的動態,這個系統透過圖像化及色彩管理,提醒管路使用天數、感控註記等,並彙集多項護理站管理指標,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床邊照護小黑板互動系統(簡稱:小黑板)

將病人的各項重要資訊即時呈現,包括管路使用、檢驗檢查報告、抗生素用藥、呼吸器條件、輸入輸出量、體液狀況、嚴重度評估等,讓照護團隊在床邊照護時能夠更輕鬆地取得必要的資訊,有利於跨領域團隊即時於床邊共同討論病人病情變化。

同時,我們引入許多人工智慧模型,協助預估病人氣管內管拔管成功率,並透過影像辨識輔助判斷氣管內管位置的正確性。除了藉由傳統的評分系統推估病人的加護病房死亡率及住院死亡率外,也建置智慧輔助存活率預測系統,更精確地預估病人預後,以達有效的醫病溝通。

在軟硬體設置時,我們特別融入人因工程的考量,透過資訊整合並與使用者不斷溝通,力求方便人員操作各項智慧輔助機制。系統導入後,醫護團隊對其滿意度極高,各項指標如氣管內管滑脫率、管路使用率、醫療裝置相關感染密度、氣管內管位置不適當處理時效等均明顯改善。

面對智慧醫療這個複雜而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我們深刻領悟到「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理念。透過盤點使用者需求並自行開發各項智慧輔助系統,我們持續努力建構了新一代智慧加護病房,提升人員工作效率、減少人為錯誤機率,進一步提升病人安全。相關成果彙整參加2023年國家醫療品質獎(NHQA)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獲得銀獎的殊榮。

雖然重症智慧化的過程可能在短期內難以見到財務收入,但在組織文化、工作流程再造、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等方面,都帶來了豐富的效益。我們將持續了解第一線使用者的需求,不斷優化並更新系統,以建構更為智慧、友善的加護病房,提供病人更安全、更有效的醫療照護。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胸腔內科3診      
下午       高醫胸腔內科2診
夜診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