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刊
2024.05 第43卷第12期 執行編輯:楊佩瑄/廖玉美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另類「玫瑰」呵護—腸造口照護
【回本期目錄】
高醫護理部/大腸直腸外科   邱任勵 造口護理師 (113年5月)

在病房裡,我與病人及家屬初次見面,病人常常第一句話是「請問一下,身上那個紅紅的是什麼?」、「醫師說開完刀之後要我們自己學會照顧這個造口,我們怎麼有辦法顧啦?」。『腸造口』,俗稱人工肛門,因外觀形狀呈圓形、顏色呈紅色又帶有濕潤狀,有如一朵花瓣上沾著露珠的玫瑰花一般,所以又有一個美麗的別名『玫瑰』。

近年來聽聞媒體報導,某些名人因罹患大腸癌不願意接受腸造口手術而放棄治療,造成遺憾。這些起因於對腸造口的不了解產生恐懼導致,『腸造口』顧名思義是經由手術方式自腹壁將腸子拉出所作的開口,取代原來的肛門排泄功能。但腸造口並沒有像肛門有括約肌來控制排泄物的排出,所以不會有想排便感覺、也無法控制排便的時間,所以需以造口袋來收集排泄物。面臨初次留置腸造口病人,造口護理師針對認知疑惑予以解答;在術前協助選定適當的腹部位置,術後協助病人選擇合適的造口器具、教導著病人及家屬如何去照護腸造口、操作練習貼好便袋、防止排泄物滲漏及避免腸造口周圍皮膚損傷等。因此只要病人學會如何照顧腸造口及正確使用造口器具,其依然可像正常人一般從事工作及過著原有的生活。

賴媽媽已是80歲高齡,因臥病在床已久的女兒需接受腸造口手術,所以教導賴媽媽學習造口照護。初始教導時,老人家口中總是唸著「我都那麼多歲了,頭腦不好、手腳慢鈍,怎麼學得會啦!」、「我如果沒有照顧好,害她變嚴重了,要怎麼辦啦!」,在住院期間裡練習貼好便袋的過程得花上一個多小時,更是大大打擊老人家的自信心,充滿挫折感。幸運的是高醫擁有一個多家醫院所沒有的『腸造口治療室』,在這獨立空間裡不僅提供具隱私且安靜學習的空間,更提供了傷造口護理師服務的『腸造口門診』,讓病人多了一個諮詢、治療的門診管道,不會有碰到難題求助無門的恐懼感。所以80歲的賴媽媽在經由住院中的練習及出院後追蹤下,現在面對貼好腸造口便袋這件事,笑嘻嘻地對著我說「我現在也都學會了,現在已經大概20多分鐘就用好了哦!」、「而且每次回來門診讓妳這個專業的檢查也都沒問題,這樣我就安心了啦!」、「事情遇到了總是要面對啦!剛開始我也是怕怕的,怕做不好,後來多做幾次熟了、動作也變快了,又可以回來讓你們檢查我做得好不好讓我更放心了。」。

在這個另類玫瑰-腸造口的呵護過程中,初始或許讓人充滿著許多不安,但只要你肯撒下用心、耐心的肥料,加上我們這些玫瑰園園丁陪伴你一同照護,日後定會讓這朵『玫瑰』活的美麗。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