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及神經痛」專刊
2024.08 第44卷第3期 執行編輯:鄺怡安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復健及增生治療於疼痛改善之角色
【回本期目錄】
高醫復健部   黃怡靜 主治醫師   陳嘉炘 教授 (113年8月)

人的一生一定有經歷過疼痛的經驗。雖然疼痛總是帶來不適的感覺,但有時疼痛反而是保護身體的一個警訊。多數的疼痛應該有明確的原因及類型,若是碰到說不出位置及型態的疼痛,反而更應特別警覺。

因為疼痛就醫時,醫師會詢問病患關於疼痛的位置、類型、程度、發生時間、加重因子、緩解因子以及伴隨的症狀,為的是可以更精確地找出造成疼痛的原因。所以患者要盡可能的用上述的方式描述疼痛。復健科常見的疼痛多數跟肌肉骨骼有關,舉凡外傷造成的骨折,過度使用造成的腱鞘發炎,肌肉肌腱韌帶撕裂傷,脊椎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神經根壓迫,姿勢不良造成的肩頸及下背痠痛,以及中樞神經損傷後的患側疼痛..等等。疼痛依照其發生的時間長短可區分為急性及慢性疼痛。多數急性疼痛有明確原因,找到原因後可透過藥物及復健的方式來減緩疼痛。

復健科許多物理治療的儀器可用於緩解疼痛。主要分成熱療、電療、光療及機械力學治療。熱療,可分成淺層熱(紅外線,熱敷包,石蠟)及深層熱療(超音波,短波,微波),醫師會依據需治療的深度來選擇儀器。電療則包括經皮神經電刺激及中頻干擾波。作用機轉包括,透過刺激傳遞速度較快的本體覺來抑制傳遞速度較慢的痛覺神經,或是增加身體內嗎啡的量,皆可達到止痛的效果。經皮神經電刺激及中頻干擾波,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深度的不同。雷射治療是一種光療,不僅有止痛的作用,亦有促進組織修復的功能。

除了傳統復健治療以外,目前也有許多新穎的疼痛治療方式。包括增生治療注射及體外震波治療。何謂增生治療? 受傷的組織會引發一系列的發炎反應造成疼痛,有些組織的修復可能因為損傷程度太大或協助修復的因子不足而停滯修補,此時增生治療可以透過增強修復的訊號,協助帶入更多的生長因子進而重啟組織的重建。注射的內容物包括高濃度葡萄糖水,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 PRP)及肌腱專用玻尿酸。復健科醫師在超音波導引下,可以精確的將藥物注射到損傷的位置,不僅安全,也更加精準。而體外震波治療的原理是把高能量機械波傳遞到組織,透過引發發炎反應,啟動後續修復的過程,進而緩解疼痛。

疼痛治療是一門複雜的課題。造成疼痛的原因更是不勝枚舉。除了透過藥物、儀器、注射治療以外,事前的預防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用正確的姿勢,配合運動治療可協助預防受傷,亦是處理疼痛的另一種方式。建議有疼痛症狀的病人至復健科門診就診,由醫師評估後決定最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黃怡靜 主治醫師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大同醫院 小港醫院   小港醫院 大同醫院  
下午        
夜診       大同醫院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