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兒童與青少年門診與急診常見的主訴,儘管大多數情況下病因是良性的,然而胸痛可能對這些成長中的兒童與青少年帶來困擾,也會造成父母的擔憂與焦慮,甚至去限制孩子們的活動。青少年多數的胸痛可透過詳細的病史和體檢確定病因,只有少數需要進一步檢查。
造成青少年胸痛的原因有很多,但病因與成人大不相同,絕大多數都不是因為心臟的問題所導致。大約有三分之一青少年的胸痛是找不到原因,這類型的胸痛多半為良性的,後續也不會有大問題;最常見的胸痛原因則是骨骼肌肉的問題,大約佔了15-30%,包含肌肉拉傷、肋軟骨發炎或碰撞造成的傷害,這類疼痛多半會有一個明顯壓痛點,也會因為咳嗽而使疼痛加劇;腸胃道的疾病也會導致胸痛,大約佔了10%左右,例如胃食道逆流、胃炎、食道攣縮等,通常好發在進食前後,也可能伴隨灼熱感;呼吸系統的問題也是造成胸痛常見原因之一,約占10%左右,病因包含氣喘發作、氣胸、肺炎、膿胸等,通常會合併呼吸急促,也可從過往病史做判斷;而多數家長所擔心的心臟疾病只占其中5%左右,原因包含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律不整、瓣膜疾病,臨床表現包含呼吸急促、心悸、水腫等。此外壓力也可能是胸痛的原因之一,在過去某些文獻統計比率甚至達20-30%,此原因在診斷上並不容易,需要家長提供相關資訊,留意孩子近期是否有明確的壓力事件(學業、人際關係等),有時會合併頭痛、腹痛或過度換氣症候群的表現。
若經由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後,仍無法排除心肺問題導致的胸痛,會安排進一步檢查,包括胸部 X 光、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查。胸部 X
光可診斷氣胸、肺炎、膿胸等問題,心電圖檢查可診斷心律不整、心肌炎,心臟超音波可確認是否有心臟結構與功能上的問題,若臨床上高度懷疑心律不整,也會安排24小時心電圖。此外,醫師也會視需要安排檢驗心肌酵素、膽固醇等抽血檢驗,以釐清可能原因。
雖然青少年胸痛多數是良性的,但是若出現以下相關症狀就應盡速就醫:
●胸痛時合併心悸、呼吸困難、頭暈、冒冷汗、甚至昏厥
●運動耐受性下降(如爬一層樓梯就喘)
●四肢水腫
●食慾不振、體重下降
●胸痛會輻射到後背、左手臂、下巴
●有猝死或昏厥的家族病史
對青少年胸痛的處理最重要的是找出病因,排除嚴重的心肺問題,因此建議可先至兒童心臟科評估,然而如果出現心悸、呼吸困難、昏厥這些危險症狀,就必須至兒童急診接受立即的處理。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