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是台灣重要的健康問題。許多的調查顯示台灣是世界上近視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我們的孩子比別的國家在更小的年紀就得到近視,近視之後度數往往也比較深。與近視相關的問題還有視網膜退化、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與白內障等。因此提早發現、或者預防孩子近視,對於孩子的視力保健很重要。
遠方的東西,近視的人會看不清楚;如果把東西拿近些,近視的人就會看得比較清楚。依著近視度數的不同,度數愈深的人,需要把東西拿得愈靠近眼睛才能看得清楚。此外,有些度數高的孩子為了要能讓自己看得相對清楚一些,會採取瞇著眼睛或者採取斜眼歪頭的姿勢。當然這不是說小孩子看東西靠得很近、瞇眼、歪頭斜眼就一定是近視,而是如果孩子從來沒有檢查過眼睛,這是一個提醒家長可以注意的情況。
近距離的活動是近視的危險因子之一。孩子一旦確定得到近視,是不會好的;而且有很多近視的孩子,他們的度數只會愈來愈深。因此,學齡前的兒童,不宜讓他們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等。近距離的活動除了前面提到的手機、平板、電腦,還有像看書、玩積木、拼圖、看樂譜等也都算。簡單的原則:只要是手摸得到的東西,都算是近距離的活動。另一方面,戶外活動時間不夠也是近視的危險因子。一般而言,只要是在建築物裡面,就不算是戶外。如果能每天2小時、或者每週14小時待在戶外,就能達到保護(預防近視)的效果。即使靜靜的坐在樹下看風景,也可以算戶外活動喔。
斜視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指兩眼的視線方向不同,也就是雙眼沒有看在同一目標物上。斜視可能造成弱視,也可能影響立體覺的發育;有些斜視嚴重的人則因為外觀或眼神上容易早成他人誤會、進而影響人際關係與自信。
有的人因為眼瞼與內眥(眼內側贅皮)的關係而給人有斜視的感覺、有些人歪頭或斜眼看電視、有些人眼神怪怪的,但是這些都不一定就是真的斜視。斜視需要專業醫師的診治。治療的方法則會因斜視的類型而有所不同,有的可以做訓練、有的需要配戴眼鏡、有的則需要接受手術。
沒有受過醫學訓練的人,有一個簡單的斜視篩檢法:我們可以打開手機的相機與手電筒燈光,並且請病人看著鏡頭(燈光),並且為他照張相片。接者我們檢視相片,如果病人沒有斜視,則兩個眼睛都會同時對準鏡頭,因此我們可以在兩眼的角膜中央都看到手機燈光的反光小點(如圖一黃色箭頭);如果我們看到一個眼睛的反光點在角膜中央、另外一個眼睛的反光點不在角膜中央,那麼就要擔心是否有斜視的可能(圖二與圖三),可以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圖一)

(圖二)

(圖三)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