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瘡傷口照護」專刊
2024.11 第44卷第6期 執行編輯:歐素妃/李書欣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現在流行什麼?壓瘡傷口照護新趨勢
【回本期目錄】
高醫外科部/整形外科   李書欣 主任 (113年11月)

醫學的進展日新月異,針對目前無法攻克的醫學問題,生醫專家們都努力攪盡腦汁,希望能有所突破,對於慢性傷口的治療也是如此,以下分享幾種較新穎,且已有初步共識藥物以外的慢性傷口治療選項。

負壓治療

負壓傷口治療(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起源起於1964年對頭頸部手術使用連續抽吸引流,經多年的演化負壓傷口治療已被醫界廣泛接受為治療困難傷口的利器,其原理包括有效移除滲出液、減少傷口床的菌落數、移除不利於傷口癒合的細胞激素或蛋白酶、改善水腫增加組織微循環,以及物理性牽引等。

電場傷口敷料 (Procellera)®

這是一種利用銀(Ag)顆粒及鋅(Zn)顆粒規則排列所形成的敷料,其原理Zn與Ag的電位差,放在傷口形成電場刺激上皮細胞爬行,控制細菌形成菌落更可以破壞已形成的細菌生物膜(biofilm)達到消滅細菌,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的目的。

低溫電漿治療(Cold Atomspheric Plasma)

電漿是物質在液態、氣態、固態之外的第四物理型態,在特別的環境下可以製造出自由基、離子、紫外線、氧化基,氮氣及電場,這些物質對傷口床各有其生物效應,文獻報告低溫電漿治療可有效降低細菌數並重新誘發傷口癒合程序,臨床應用上,傷口先經過清創處置,移除分泌物及壞死組織,之後便可接受低溫電漿治療,這個裝置在2013年於德國通過認證可用於人體慢性傷口,今年引進台灣取得台灣衛福部醫材執照,其產生的活化氧化基,過氧化基及氮氣化合物,如 Peroxynitrite過氧亞硝酸鹽類,具有相關醫療效果,可以有意義縮小傷口面積及減少細菌感染,而且依據一篇回顧166個研究的報告,歸納出每週治療一次的效果不亞於每週3次的治療,這樣子的每週一次電漿治療大大增加臨床使用的方便性,有利於慢性傷口,特別是糖尿病足,不良於行的病人。

本文所提的負壓傷口治療,生物電場滅菌敷料及電漿治療都是我們用於對抗慢性傷口的武器,就像實際戰鬥作戰一樣, 作戰的將軍們都希望能有各式各樣精良武器綜合運用來殺敵,我們醫療上也是如此,整外醫師擅長於靈活使用抗生素藥物,增加循環藥物,外科清創手術,各式先進敷料及醫材搭配負壓傷口治療,低溫電漿治療改善傷口床,必要時進行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達到治療病人使傷口面積縮小癒合,改善病人生活品質的目的。

圖1: Procellera®電場傷口敷料

圖2 :低溫電漿儀治療情形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 高醫岡山   高醫    
下午          
夜診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