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或因疾病影響,活動能力可能會逐漸受限,嚴重者甚至需要長時間久坐或臥床。復健部服務的患者類型涵蓋腦中風、脊髓損傷及頭部外傷等情況,其中不少患者是年長者或糖尿病患者,這些都是高風險族群。如果缺乏規律的活動與正確的翻身擺位,一旦發生壓瘡,不僅會引起疼痛和感染,還會進一步降低生活品質。因此,職能治療師除了訓練患者的肢體動作和日常活動技巧外,也會進行預防壓瘡的衛教,並提供合適的運動建議,這才是有效預防壓瘡的關鍵。
預防壓瘡五運動! 讓您輕鬆減壓
一.橋式運動:起始姿勢為仰躺在床上,慢慢將膝蓋彎曲,雙腳穩定地踩在床面。接著,出力向下踩,將臀部抬離床面,維持5至10秒後再放下(見圖1)。這個運動可以強化下肢和臀部肌肉,減少臀部和背部長時間受壓,適合臥床患者。如果患者下肢力量不足,則無需完全抬起臀部,仍能達到減壓的效果。

圖1、橋式運動
二.踢水運動:起始姿勢為仰躺在床上,將小腿和大腿伸直,然後緩慢抬高。先抬起一側腿,於空中停留5至10秒,接著換另一側腿,雙腿交替進行(見圖2)。這個運動可以強化腹部、大腿和小腿肌肉,減少腿部和腳跟的長時間受壓。適合臥床患者,若患者下肢力量較弱,可減少抬高的角度與停留時間。

圖2、踢水運動
三.左右翻轉運動:當病人仰躺於床上時,可用手抓住對側床欄或穩固的椅子,協助自己維持側臥姿勢(見圖3)。進行翻身動作時,切勿動作過快,應緩慢進行。這個運動能減少頭部、肩膀及背部長時間受壓,可配合定時翻身的間隔進行,進一步提升減壓效果。

圖3、左右翻轉運動
四.椅上側身運動:此運動適合久坐輪椅的患者,每30分鐘左右可進行一次。首先,將輪椅煞車固定,雙手穩抓扶手,然後透過重心轉移讓身體微微向一側傾斜,減少另一側臀部的壓力(見圖4)。這樣可以讓不同部位的皮膚交替承受壓力,有效減少因久坐而形成壓瘡的風險。

圖4、椅上側身運動
五.椅上抬臀運動:對於長期坐輪椅的患者,他們的壓瘡主要集中在臀部和下背部。首先將輪椅煞車,患者可利用扶手將身體稍微撐起,臀部抬離椅面,維持數秒後再坐下(圖5.1),若患者所在環境有穩固之欄杆,可透過雙手抓握欄杆,將重心向前傾,讓臀部抬離椅面,減輕臀部的壓力(圖5.2)。

圖5.1椅上抬臀運動

圖5.2椅上抬臀運動
跟壓瘡說再見! 從日常生活做起
除了規律運動外,壓瘡的預防還需考慮多種因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摩擦,並攝取足夠的營養,如蛋白質和維他命C等。在復健團隊制定復健計畫時,會涵蓋運動訓練、教導正確的擺位以及輔具的應用,這些都能有效預防壓瘡。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治療師會根據個別狀況量身訂製計畫,並在專業團隊的合作下進行。同時,也會教導家屬日常照護技巧,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壓瘡的發生率,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