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損傷(Pressure
Injury,PI)俗稱壓瘡、褥瘡,係因為身體部位長時間的受壓導致局部組織循環不良,造成缺血甚至壞死而形成壓瘡傷口。好發於高齡、長時間臥床、以及脊隨損傷等病人。壓瘡的照護著重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1級發紅或深級真皮層的2級壓瘡,透過傷口局部減壓、定時翻身以及傷口照護,通常2-3週可以癒合。一旦演變為深及皮下組織的3級以上壓瘡,傷口癒合將會是一個動輒數月甚至是數年的漫長過程,期間所需耗費的人力、物力等照護負擔對個案家庭是相當艱辛的考驗與挑戰。因此,壓瘡預防是全球醫療照護關注的議題,也是重要的醫療照護品質指標之一。
您聽說過世界壓瘡預防日嗎?世界壓瘡預防日(Worldwide Pressure Injury Prevention
Day)起源於2012年在一場西班牙語的傷口護理組織會議中同意並簽署的《里約宣言》,旨在倡議提高民眾、醫療專業人員和政府官員對壓瘡傷害的認知。隨後,歐洲壓瘡諮詢委員會(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EPUAP)、美國壓力性損傷諮詢委員會(National Pressure
injury Advisory Panel, NPIAP)以及泛太平洋壓力性損傷聯盟 (The Pan Pacific Pressure
Injury Alliance,
PPPIA)支持並鼓勵國際各國響應參與。自此,訂於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為世界壓瘡預防日,目的是要提高民眾對於壓瘡以及如何預防壓瘡的認識,強調透過正確的知識和照護,可以避免壓瘡發生;所有醫事人員、家庭/家屬和病人在壓瘡預防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皮膚照護的重要性。
為響應每年的世界壓瘡預防日在NPIAP、EPUAP 和 PPPIA的網站分別為https://npiap.com/、https://epuap.org/stop-pressure-ulcers/、https://pppia.org/stop-pi-day,會提供免費下載的「向壓瘡說不」標示、宣傳海報、壓瘡傷口分級及照護衛教單張、衛教影片及照護指引等提供,其中衛教影片及照護指引還提供了多國語言(含中文)的版本,目的就是要讓全球不僅是醫療照護人員,甚至是民眾也能共同響應,認識壓瘡以及了解壓瘡預防的重要性。
今年2024年的世界壓瘡預防日就在11月21日,在全球響應世界壓瘡預防日的同時,我們不妨也一起與國際接軌,到NPIAP、EPUAP 和
PPPIA的網站瀏覽,認識壓瘡以及正確的預防照護知識,了解壓瘡預防的重要性,將訊息分享給親朋好友,e起來「向壓瘡說不!」。

EPUAP壓瘡預防世界日,停止壓瘡發生宣導圖示。
資料來源:https://epuap.orgstop-pressure-ulcers/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