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60的陳先生是一位在鋼鐵廠當維修工的老菸槍,近半年開始時常咳嗽,並出現走路越來越喘的情形,原以為是感冒而去診所就醫,結果發現右側肋膜積水,而被轉診至醫學中心,檢查後發現有肋膜腫瘤而接受手術治療,最後病理報告確診為肋膜間皮瘤。陸續治療過程中,陳先生被告知肋膜間皮瘤可能是職業病,因此前來環境及職業醫學科門診諮詢相關資訊。經詳細作業史詢問,原來陳先生在14歲開始在大仁宮拆船碼頭拆船,直到20歲去陸軍服兵役2年,退伍後便於鋼鐵廠擔任設備維修工至今。而在拆船期間,陳先生主要從事海上切割作業及岸上切割作業,主要工作為用瓦斯切割機分解船體,有時會用瓦斯切割器拆下船板上的石綿,有時需徒手拆下船板上的石綿,因此常暴露大量石綿粉煙塵,但工作時並未配戴呼吸防護具,僅穿著面巾遮住口鼻。最後,在職醫評估後開立了職業病的診斷證明書,並且提供了勞保相關補助的資訊。以下將延伸此案例的資訊,並提供石綿危害的相關簡介。
石綿是一種纖維狀水合矽酸鹽礦石的通稱,可分為蛇紋石屬及角閃石屬兩大類,因為在結晶成纖維狀的過程差異而具不同結構與化學性質,並以蛇紋石屬中的溫石綿(白石綿),為使用最廣泛的石綿。因石綿具良好的防火性、耐高溫、絕緣、耐磨損、耐酸鹼、耐腐蝕、耐高張力、纖維柔軟、可撓性、可紡性等,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產品可分為:水泥製品、紡織製品、耐磨製品及絕緣製品四大類。從石綿的礦物開採到將其破壞棄置止,整個使用週期中都可能使人暴露到石綿。我國又以拆船業、早期管路鍋爐保溫施作、石綿製品製作及舊建築拆除作業的勞工最容易暴露到大量的石棉。
雖然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使用石綿製作木乃伊的紀錄,但到20世紀初才有人注意到石綿暴露會造成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目前石綿所致疾病可分為三大類:肋膜病變、肺間質病變與癌症(惡性間皮瘤、肺癌及喉癌),也可能侵犯非呼吸系統的器官如:腹膜、心包膜及睪丸鞘膜,我國也將職業暴露石綿所致的石綿肺症、惡性間皮細胞瘤、肺癌及喉癌納入法定職業病中。
石綿致病的機轉尚未完全確認,但有學者認為石綿纖維可能會釋放自由基,導致細胞凋亡、基因突變甚至干擾免疫系統的活性,並且較長的石綿纖維也因較難分解,也較難排出體外,導致更高的毒性。
石綿造成疾病潛伏期極長,通常超過10年並可能長達40年,疾病初期常以非特異性症狀如咳嗽、喘或呼吸困難為主,也可能有較嚴重的症狀如胸痛或呼吸功能障礙情形,但往往難以聯想到石綿所致。因此若有相關暴露史,建議可藉由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勞保局有針對曾從事石綿作業的勞工提供預防職業病健康追蹤檢查(https://www.bli.gov.tw/0105830.html
)。
由於石綿相關的職業病的勞保補助權益也常應是否仍有勞保投保、疾病診斷時間、疾病嚴重度以及是否有特別計劃而不同,若不幸罹患石綿相關的職業病,亦可至職醫科門診開立診斷書或詢問相關的勞保補償請領事宜。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高醫門診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