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相關疾病及職災勞工相關權益」專刊
2025.02 第44卷第9期 執行編輯:王肇齡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疲勞駕駛危險堪比酒駕,安全駕駛要睡飽
【回本期目錄】
高醫職業及環境醫學科 許家容 訓練醫師  
高醫岡山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科 黃展慶 主治醫師 (114年2月)

過去有多起因疲勞上路所發生的不幸交通事件,相關研究統計顯示運輸倉儲業的駕駛是過勞發病的高風險族群,過去交通部曾統計車禍事故至少20%是疲勞駕駛所引起,當中又約有一半是職業駕駛。導致疲勞駕駛的諸多因素中,以工作時間太長及睡眠不足為主要原因,因此在開車上路前建議駕駛朋友可詢問自己:是否已有充足的睡眠(一般約需7-9小時),或者已連續超時工作多久?

近年來職場陸續傳出多起疑似過勞死案件,高醫承接職業安全衛生署委辦的南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特別設有「過勞特別門診」,提供有關勞工過勞健康風險評估及過勞相關問題諮詢。根據勞工保險局112年的勞工保險職業病給付按職業病成因給付的分類來看,腦心血管疾病給付55人次為「失能及死亡之首」,分析其所屬職業類別以派遣和保全等支援服務業請領人數最多達22人,其次為製造業11人及運輸及倉儲業6人。

來自澳洲中央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匯集自2000年至2021年關於疲勞駕駛的61項研究,進行嚴謹的回顧分析睡眠剝奪對行為表現影響的嚴重性與喝酒比較,結果顯示:駕駛前一晚睡足6-7小時以上的受試者,於駕駛時呈現疲勞狀態的風險較低,但與睡足8小時以上者相比,並不足以被稱為安全駕駛,車禍風險仍可能提升30%;前一晚僅睡4-5小時者,反應與判斷力相當於血中酒精濃度0.05%;前一晚僅睡0-4個小時,則相當酒精濃度上升到約0.1%,皆超過我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酒駕濃度標準定義的0.03%。

國內對於長時間工作、輪班、夜間工作皆有法規明確規範,建議應確實落實並做好風險評估及健康管理等預防工作,特別是承擔運輸責任的駕駛,一旦發生事故影響的不只是個人,還有他人的生命及健康。除了工作時間應依勞基法規範之外,勿長期超時工作,駕駛自身也要知道怎麼避免過勞風險。

除了有充足的睡眠,使用咖啡或提神飲料,搭配15-45分鐘的休息可能有短暫的幫助,但真正疲累時通常效果有限!同時也提醒避免在開車前服用嗜睡藥物(常見於感冒藥或抗過敏藥),及酒後開車。一場車禍即是許多家庭的破碎,珍惜自己與他人,避免疲勞上路!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高醫岡山醫院門診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黃展慶  
下午 黃展慶 黃雅靖      
夜診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