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新進展」專刊
2025.04 第44卷第11期 執行編輯:高理鈞/甘蓉瑜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乳癌患者的指甲健康攻略:化療期間的全方位護理
【回本期目錄】
高醫護理部   李筠涵 乳房外科護理長 (114年4月)

乳癌化學治療是許多患者面對癌症挑戰的重要治療方式,但同時也可能伴隨著一些副作用,其中一種常見但不為人熟知的問題就是指甲毒性。化療導致的指甲毒性症狀可能對日常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例如疼痛、感染風險增加等。然而,透過適當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減少這些不適。

指甲毒性症狀是什麼?

指甲毒性症狀是指在化療期間,由於藥物對快速分裂細胞的抑制作用,對指甲組織造成的影響。這些影響可能表現為:

1.指甲變色:指甲顏色變暗、變黃或出現條紋。

2.指甲剝離:指甲與甲床分離,指甲容易斷裂或出現分層現象。

3.指甲起皺:指甲出現脊狀皺褶。

4.甲下出血:指甲床下出血或瘀青。

預防與護理建議

在化療期間,患者可以採取一些簡單但有效的措施,來減少指甲毒性的發生。

1.正確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短而平整可以減少指甲斷裂的風險。使用柔軟的指甲銼磨平邊緣,避免使用剪刀過度修剪,導致甲床受損。

2.冰敷(冷療法)保護指甲:化療注射期間採用冰敷(例如冰手套、冰寶、冰敷袋),透過降低局部血流量來減少藥物滲入指甲組織,可以減少藥物對指甲的影響。

3.日常保濕與護理:勤加使用保濕霜或護手霜,特別是指甲周圍的皮膚,避免乾裂。建議使用含有維生素E的產品來促進指甲周邊健康。

4.避免外力損傷:化療期間,指甲變得脆弱,應避免做過多的家務或勞動性活動,例如搬重物或頻繁碰水,建議戴上手套進行保護。

5.健康飲食與補充營養:多攝取含有蛋白質、鋅和維生素B群的食物,有助於增強指甲結構。乳癌患者在飲食規劃上可以尋求營養師的建議,制定適合的均衡飲食計畫。

症狀惡化時該怎麼辦?

若在護理過程中發現指甲毒性症狀加劇,例如指甲變色、脫落,應立即向醫師或護理師尋求專業建議。他們可能會根據情況提供專用藥物或進一步的治療建議。

化療副作用中的心靈關懷

化療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挑戰,還可能讓患者感到情緒低落或焦慮。指甲毒性症狀雖然不是致命的問題,但對於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卻不容忽視。家人與朋友的支持,以及適當的心理諮詢,對於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小結

指甲毒性症狀是乳癌化療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項挑戰,但通過日常護理與預防措施,這些問題是可以被有效減少的。患者只要正確面對這些副作用,並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溝通,就能更輕鬆地渡過化療期間,為抗癌之路增加信心。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