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疾病」專刊
2025.07 第45卷第2期 執行編輯:黃釧峰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肝硬化
【回本期目錄】
高醫肝膽胰內科   魏鈺儒 主治醫師/助理教授 (114年7月)

肝硬化是由於長期肝臟損傷所引起的。肝臟遭遇各式各樣的原因導致肝臟組織受損慢性發炎,如果置之不顧導致肝細胞壞死後,產生纖維組織增生,這就造成肝臟變硬。肝硬化的主要成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例如: B型和C型肝炎病毒感染)、長期過度飲酒、脂肪肝、自體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硬化症、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遺傳性疾病導致金屬在肝臟中過度累積、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或暴露毒素。

肝硬化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疾病嚴重度,會出現疲勞、食慾減退、黃疸以及腹水 (腹脹),最後肝臟功能喪失,肝臟無法有效執行其代謝、解毒和合成等功能。肝硬化的併發症包括門脈高壓(可能引起食道靜脈瘤和胃靜脈瘤並可能破裂出血)、腹水、肝性腦病變、腎功能損傷(肝腎症候群)、感染 (例如腹水併腹膜炎)、電解質不平衡、以及肝癌等。

肝切片檢查是最準確的診斷方式,但是非侵入性的腹部超音波是肝硬化最常使用的診斷工具。其他非侵入性檢查方式還有肝纖維化超音波檢查、肝纖維化掃描、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影像評估。

肝硬化的照護治療方法取決於病因、嚴重程度和個人整體狀況:

生活方式調整

健康飲食:均衡飲食,避免高鹽、精緻澱粉、高脂肪食物,攝取足夠的蔬菜和適量的水果。

維持健康體重:對於肥胖的脂肪肝病患者,減重可以改善肝臟健康。

戒酒:戒酒對於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是最重要的治療方式。

藥物

抗病毒藥物:對於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控制病毒。

利尿劑:用於腹水和水腫的治療方式之一,排除多餘的水。

肝硬化併發症處置

食道靜脈曲張:可通過內視鏡治療或使用藥物降低血管壓力來預防出血。

腹水:藥物治療外,也可進行腹腔穿刺以排除液體。

肝性腦病變:處理誘發因素,調整飲食,維持良好排便習慣等。

對於晚期肝硬化或嚴重併發症的患者,肝移植可以是治療的選擇。肝硬化患者需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例如超音波),肝硬化的處置需要多個團隊合作,以利進行有效的照護計劃。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     高醫
下午          
夜診 高醫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