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傳染)病疫苗防治相關」專刊
2025.10 第45卷第5期 執行編輯:林俊祐/陳惇杰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骨髓移植後疫苗施打:守護免疫力的關鍵時程
【回本期目錄】
高醫感染內科   梁智瑋 主治醫師 (114年10月)

接受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或器官移植(實體器官移植)病人,通常移植後會面臨免疫系統變弱的問題,因此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等感染的影響,有時甚至可能會產生嚴重甚至致命的併發症。打疫苗可以幫助身體重新建立免疫力,大幅降低感染及嚴重併發症的發生機會。一般來說,移植病人的疫苗接種分成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兩種不同的情形,而這篇文章將特別專注於骨髓移植病人的疫苗接種方式與時程,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該如何接種疫苗保護自己的健康。

骨髓移植後,病人的免疫系統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在這段期間,由於免疫系統尚未恢復到正常狀態,身體很難自行抵抗細菌或病毒感染。因此,即使病人在移植前曾經接種過疫苗,移植後還是需要重新打一次,以便重新建立足夠的免疫力,來避免感染。此外,有些骨髓移植後的病人可能會發生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或需要使用一些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疫苗的效用及接種時間。因此,病人在接受疫苗之前,一定要先經過醫生的評估,確認自己的免疫功能已經適合打疫苗。

根據目前國內外指引,骨髓移植後的疫苗接種,大致可以依照以下的時程來安排:

●移植後6個月:開始接種流感疫苗(每年一次)、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以及嗜血桿菌疫苗(Hib疫苗)

●移植後7至10個月:繼續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和嗜血桿菌疫苗,並開始接種腦膜炎疫苗

●移植後12個月:開始接種B型肝炎疫苗、HPV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PPV23)

●移植後24個月:若病人免疫功能已經完全恢復,可以開始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MMR疫苗)

●特別提醒大家,活性減毒疫苗(例如MMR疫苗)必須滿足幾個條件才可以接種:包括移植滿兩年、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劑至少一年,並且距離最近一次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輸血滿八個月。此外,新冠肺炎疫苗於移植後6個月可以開始接種,建議重新完整接種三劑,且以mRNA疫苗為首選。

如果病人在移植後發生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或免疫功能仍然非常弱(例如最近半年內使用過免疫相關藥物),建議應該延後疫苗接種,等免疫功能改善之後再進行。相比骨髓移植病人,接受實體器官移植的病人在疫苗接種時必須更加小心,特別是在接種活性減毒疫苗時,因為他們通常需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系統的恢復程度更有限。無論接受的是骨髓移植或器官移植,病人都需要經由醫生的專業評估及建議,規劃適合自己的疫苗接種計畫,以有效地減少感染的風險。我們也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研究,幫助移植病人進一步提高疫苗接種的效益,保障健康與生活品質。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感染內科    
下午          
夜診   高醫感染內科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