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治療-民眾該注意的事」專刊
2025.11 第45卷第6期 執行編輯:黃旼儀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我需要做放射治療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回本期目錄】
高醫放射腫瘤部   王鈞彥 醫事放射師/放射技術組組長 (114年11月)

放射治療(Radiation Therapy)是利用高能量放射線破壞或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治療方式,常用於治療各種惡性腫瘤。當病人需要接受放療時,面對未知的治療流程難免擔心。其實,放射治療的發展已相當成熟,只要了解每個步驟,配合團隊的安排,相信都能順利完成療程。

以下是放射治療的流程說明,分為初診、模擬定位、治療計劃、實際治療與後續追蹤等幾個階段:

一、初診與評估

當被診斷出癌症後,放射腫瘤科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癌症種類、期別、整體健康狀況與其他治療(如手術或化療)的搭配,來決定是否適合接受放射治療。醫師會向患者說明治療目的(根治、緩解、術前縮小腫瘤或術後清除殘留癌細胞),並介紹預期的效果與可能副作用。

二、模擬定位(Simulation)

模擬定位是執行放射治療前的準備工作,目的是確認腫瘤位置以規劃最有效且安全的照射方式。包括以下步驟:

1.固定體位及標記定位點:患者需擺出在療程中能重複維持的姿勢,通常會使用固定裝置如面膜、真空墊等輔助設備,確保每天治療時身體位置一致,放射師會在患者皮膚或模具上做出標記,作為日後治療時對位的參考。

2.影像掃描: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有時也搭配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或正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以更清楚辨認腫瘤與正常組織。

三、治療計劃(Treatment Planning)

這是放射治療中最關鍵的環節,會由放射腫瘤科醫師、醫學物理師或劑量師共同合作完成。流程如下:

1.輪廓描繪:醫師在CT影像上勾勒出腫瘤以及周圍正常器官的輪廓。

2.劑量模擬與計算:物理師根據腫瘤位置,設計射線進入角度與分布方式,並使用電腦治療計劃系統模擬及進行劑量計算,使腫瘤獲得足夠劑量,同時減少正常組織傷害。

3.治療計劃審核:醫師最終審核與批准治療計劃,確保安全與有效。

四、實際治療(Radiation Delivery)

治療通常由直線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執行,過程如下:

1.病人擺位:病人治療時會依照模擬定位時的方式擺位。由放射師對準標記,確保照射位置正確。

2.影像導引:為提高精準度,目前多採用影像導引技術(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 IGRT),在治療前先拍攝影像(如X光或CT)確認腫瘤與器官位置。

3.實際照射:照射通常只需數分鐘,但包括擺位與影像確認時間可能需10至30分鐘。照射過程病人不會有任何感覺。

4.治療時程:依癌症類型不同,全部療程約為一至八週,原則上每週五次,每天照射一次。

五、療程中的追蹤與副作用管理

治療期間病人需定期回門診接受評估,包括治療反應與副作用。常見副作用有疲勞、皮膚紅腫、噁心、吞嚥困難、腹瀉等,會依照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醫師會開立藥物或調整飲食建議來緩解症狀。

六、療程結束後的追蹤

治療結束後仍需定期回診追蹤,包括影像與血液檢查等,評估是否有復發跡象或出現延遲副作用。多數病人在治療結束後幾週至幾個月內會慢慢恢復正常生活。

總結而言,放射治療是一個精密且團隊合作密集的過程,結合醫療團隊的專業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放射治療設備將放射線精準地投射在腫瘤位置,以達到最大治療效益與最小副作用。過程中患者也扮演重要角色,需配合指示、持續追蹤,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