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線治療-民眾該注意的事」專刊
2025.11 第45卷第6期 執行編輯:黃旼儀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顧肝也治癌:淺談肝癌放射治療新發展
【回本期目錄】
 
高醫放射腫瘤部   黃鈞民 主治醫師/副教授 (114年11月)

郭先生55歲,有30年以上的飲酒習慣。最近因為體重減輕,同時伴隨腹脹、噁心、想吐,因此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是第三期肝癌,腫瘤已經侵犯到肝門靜脈,醫師建議申請標靶藥物並配合放射線治療。郭先生家屬一聽,腦袋一片空白,心中浮現許多問題:聽說放射線治療很傷身體?接受放射線治療期間我該注意甚麼?放射線治療會很痛嗎?

肝癌放射治療是治療肝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接受治療前、治療中及治療後需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療效並減少副作用:

治療前注意事項

一、充分了解治療計畫:

與放射腫瘤科醫師討論放射治療的類型(如傳統體外放射治療或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劑量、療程及可能的副作用。詢問是否需要搭配肝動脈栓塞、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所謂肝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又稱立體定位消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是一種高精準度的放射治療技術,適用於早期或局部無法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SBRT利用高劑量、少次數的放射線,精準瞄準腫瘤,最大程度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例如健康肝臟、腸胃道)的損害。透過先進的影像導引技術(如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影像)及呼吸調控系統,解決肝臟因呼吸移動的問題,確保治療準確度達亞毫米級。

SBRT適用於以下情況:

1.早期肝癌:腫瘤直徑通常≤5公分,無肝外轉移或淋巴侵犯。SBRT的1-2年局部控制率可達80-90%,與射頻燒灼效果相當,對較大腫瘤(>3公分)控制率更佳。

2.無法手術的患者:因年紀大、肝功能不佳、或腫瘤位置靠近大血管、膽囊等不適合手術或射頻燒灼的患者。

3.復發性或局部晚期肝癌:可縮小腫瘤(例如從12.6公分縮至5.8公分)。研究顯示,SBRT結合動脈栓塞、免疫療法或標靶藥物可能進一步提高存活率,成為綜合治療策略的一部分。

4.局部控制或緩解症狀:對中晚期肝癌患者,SBRT可減輕疼痛或控制腫瘤生長。

項目  傳統放療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 
療程次數  25-35次  3-5次 
每日劑量  1.8-2Gy  ≥5Gy 
治療時間  4-6週  1-2週 
副作用  較高(肝功能損傷、腸胃道問題)  較低 
設備  普通直線加速器  高端設備(如光子刀、螺旋刀、核磁刀) 
精準度  較低  高(影像導引+呼吸調控) 
控制率  較低(局部控制率約50%)  較高(局部控制率達75-90%) 

二、身體狀況準備:

告知醫師目前的藥物使用情況(包括中草藥、保健品),因為某些藥物可能影響治療效果或增加副作用。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度油膩或刺激性食物,確保肝臟負擔不過重。

治療中注意事項

一、遵從醫療指示:按時參加每一次放射治療,確保療程連續性。

二、皮膚護理:放射治療可能影響照射部位的皮膚,避免過度抓癢或使用刺激性產品。保持照射部位清潔乾燥,避免陽光直射,穿寬鬆衣物。

三、觀察副作用:常見副作用包括疲倦、噁心、食慾下降、腹部不適或皮膚紅腫。若出現嚴重症狀(如黃疸、劇烈腹痛、發燒),立即就醫。肝癌患者可能因肝功能較弱,副作用更明顯,需密切監測肝功能。

四、生活作息:避免飲酒及吸菸,這些會加重肝臟負擔並影響療效。

治療後注意事項

定期追蹤:治療結束後,需定期回診檢查肝功能、血液指標及影像學檢查,評估治療效果及是否復發。

 

 

※本文章同意非營利行為之轉載,轉載時不得編輯、調整、增刪、加註、改寫或以其他方式變更本文章內容,並註明供稿來源。

 


﹝※ 門診時段僅供參考,若有異動請依診間公告為主﹞

時段
上午 高醫放射腫瘤部
下午 高醫放射腫瘤部 高醫放射腫瘤部
夜診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