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

過敏免疫風濕內科 顏正賢副教授


 痛風(Gout)一詞源自拉丁文Guta(一滴)意指「一滴滴有害的體液造成關節受傷害」。痛風是指尿酸鹽晶體沈積於組織所造成的各種症狀,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沈積、痛風性腎病變和尿路結石。

尿酸的形成和排泄

 尿酸是由嘌呤(Purine)代謝所產生,而嘌呤則存在於食物中或體內的細胞。一般而言,體內尿酸約三分之一來自飲食,另約三分之二來自身體的新陳代謝。正常人約有三分之二的尿酸由腎臟經尿液排出,約三分之一由腸內細菌分解代謝,另約有小於百分之一由汗腺排泄。但腎臟功能異常 的病人則由腎臟排泄的量減少,相對地由腸道排泄的量會增加。因此,若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均會造成血中尿酸過高。

何謂高尿酸血症

 是指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其定義分二種,其一是流行病學的定義,指血中尿酸濃度比正常人之平均值加上二個標準誤差還高。另一則是生理化學的定義,是指血中尿酸濃度約大於7 mg/dl以上。嚴格來講,血中尿酸濃度的正常值,應依生理化學的定義為準。在流行病學的定義中,所謂的「 正常人」事實上已包含一些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的病人。

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正常人血中尿酸濃度受性別、年齡影響,女性在停經前尿酸值較男性低,但停經後則尿酸會慢慢增高。青春期前血中尿酸濃度較低,但青春期後則會逐漸增加接近成年人。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如前所述包括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含高嘌呤的食物或體內酵素異常均會造成尿酸合成增 加。另外,有些疾病或化學治療均可能因為細胞的破壞增加,造成血中尿酸增高。排泄減少的問題主要是在腎臟,由於某些尚未完全明瞭的缺陷導致尿酸排泄減少,而酵素和腎臟異常均可能和遺傳基因有關。另外,有些常見的藥物(如利尿劑)亦會抑制尿酸的排泄。

痛風的臨床症狀及相關疾病

 主要症狀包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臟病變和尿路結石。臨床上可分幾個階段如無症狀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中間緩解期和慢性痛風。

 1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濃度過高,但無臨床症狀。此種狀態以後易引起急性痛風或尿路結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但少數人則可能終生無症狀。在門診常可見病人把一切的關節或軟組織症狀,歸咎於尿酸過高,事實上有不少病人其尿酸過高是屬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

 2急性痛風:是因沉積的尿酸鹽被白血球吞噬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易侵犯中年男性和停經後的婦女,早期時下肢關節較易受侵犯(少數病人則可能先侵犯上肢的關節),且愈周邊的關節愈易受侵犯。發病初期以侵犯單一關節為主(以後則可能有數個關節受侵犯)。關節炎常在夜間發生 且症狀產生極為快速,病人常在睡夢中被痛醒。急性痛風可能由於外傷、酒精、藥物、外科手術或急性內科疾病而誘發。

 3中間緩解期:指二次急性痛風中間之無症狀期間,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風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可長達十餘年亦可短至數個月,但往後之無症狀期可能愈來愈短。

 4慢性痛風:痛風者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痛風,此時病人除有慢性關節疼痛外,亦常有痛風石沉積於關節內或軟組織。由於關節受破壞和慢性發炎反應常導致關節變形。

 5痛風性腎病變:尿酸鹽可能因沉積於腎臟而引起腎臟病變。痛風病人亦可能是因年齡增加、高血壓、尿路結石、腎盂炎等其它因素引起腎臟病變。

 6尿路結石:痛風病人常發生尿路結石,且其機會隨著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而增多。

 7其它相關疾病:痛風病人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脂血症。

治療

 (一)飲食控制:事實上一般飲食控制在痛風之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是非常重要。飲食控制約只能使血中尿酸下降約1-2 mg/dl左右,因此為避免生活品質受嚴重影響,若欲把血中尿酸降下來可由服用藥物來達成。但飲食控制對於痛風常合併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則是 很重要。當然,「酒」對痛風病人而言也是應該節制的。另外,病人可飲用較多水份以促進尿酸排泄。

 (二)藥物治療:在痛風的不同階段,其治療方式亦不同,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是不需藥物治療的。急性痛風時常使用秋水仙素和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必要時可用口服或注射皮質類固醇。慢性痛風時除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外,常合併使用降尿酸藥物(包括促進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產生二 大類,依病情不同使用不同藥物)。當然,此類藥物可能引起副作用,使用時宜小心。另外,必要時可合併使用藥物使尿液鹼化,以防止尿酸晶體沉積於腎臟內。

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痛風病人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為防止骨骼關節受破壞變形及其它併發症的產生,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是極為重要的。

慢性痛風病人常出現痛風石


高醫醫訊 第十七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