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傳染病內科 蔡季君主治醫師


 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及最重要的關節病,又叫做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這是一種因關節內軟骨磨損衰竭後所產生周邊骨不正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因此,使關節活動時感到疼痛,而且不能充分活動。實際上,它是由許多不同原因及疾患引起的關節功能不全。

 當我們進行各種動作轉折時,骨骼與骨骼間會產生摩擦,因此,骨骼相連的關節地帶,都有軟骨緩衝,避免因摩擦造成的疼痛不適。隨著年齡及活動量的增加,軟骨組織逐漸受到磨損,降低緩衝的功能,嚴重時甚至骨骼間互相磨擦出骨碎片,使關節腫痛發炎。在壓力承受較大的下肢關節如膝、股、髖、踝等關節及活動頻繁的手或足關節,常見於足部大拇趾基底(拇趾關節囊炎)及手部大拇指基底關節、指間近端及遠端關節。一般常是罹及幾個關節。

 臨床上,退化性關節炎有所謂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所謂原發性是指病人的關節結構、軟骨組織本身的代謝或修復能力異常所引致的。所謂繼發性是指由其他關節毛病所併發的,例如患痛風或類風濕關節炎後、或發生骨折後,便可能發生此病。其他一些後天的影響因素,如年齡老化、性別、運動、姿勢與體重都有關連。

 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四人就有三人受到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更超過九成。女性較男性患者略多。如果關節曾受過嚴重損傷,亦會增加該關節發生此病的機會。缺乏運動或過度運動,都對關節老化有絕對的影響。肥胖過重者,因易使關節承受較大的壓力,罹此病的機會亦比正常人高二至三倍。另外,必須經常採取蹲姿或彎腰工作者,也會較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而女性於更年期後,常有骨質疏鬆的現象,骨頭耐力更差,所以出現此症的時間比男性早。

 疼痛是主要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通常當關節活動愈久時或近黃昏時,疼痛就加重。當天氣由晴轉陰,氣壓驟然降低,關節所受壓力增加但軟骨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便猶如氣象台般腫脹發炎,產生疼痛,事先預知天氣的變化了!有時關節亦會伴有輕度的僵硬,但通常在關節活動後,不超過半小時。其他症狀,包括關節壓痛以及運動時可能有關節裂開,甚至卡住的感覺。指(趾)關節可有結節狀腫脹。關節活動時常有點嘎嘎作響。有時把手放於活動的關節,就可以感覺到。

 有時會發生一種特殊類型,所謂「結節性」或「全身化」退化性關節炎,尤其多見於更年期前後的婦女。特別影響手指關節,表現與平常類型甚為不同。可以突然發病,關節周圍發紅發熱、發炎明顯,一般在幾年後病變靜止,留下突出及僵硬的手指關節。

 目前對於此病,在炎症明顯時,應讓關節休息、減輕承受的壓力,一般皆配合以非類固醇止痛劑控制症狀。除藥物外,適當的物理治療可避免症狀惡化。嚴重則須以關節鏡拿出碎骨,將關節面修補平整、減少摩擦。若關節功能完全喪失,就只得裝置人工關節。

 其時,平時多加注意及保養,亦可減少退化性關節炎帶來的不適。例如,行路時可用拐杖輔助,可減輕受損之髖關節或膝關節的壓力。應避免需要蹲踞、彎腰的動作,以免加重關節負擔。超重的人應該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另外,加強關節周圍的肌力,最能減輕對關節的壓力。休息太多或活動過度,皆對病情不好。應該經常做一些溫和的運動使肌肉得以結實。小量而經常運動,是最好的方法。如此,應可將此病的不適降至最低並延緩其惡化!


高醫醫訊 第十七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