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之緊急處置

骨科 郭俊宏 總住院醫師(88年6月)


加強個人體魄,提高運動水準,鼓勵人人參與運動是目前的政策。運動傷害之個案將因運動人口之增加而成比例上升。所以我們對建立運動傷害有關的正確知識是重要的。

通常運動傷害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是因運動或訓練過量所引起的,而直接碰撞傷害只佔百分之五。其緊急處置主要是減少危及生命的可能,減少肢體殘廢的可能及提供受傷的運動員早日回到運動場。茲就骨科常遇見的案例說明如下:

下肢傷害

是所有運動中最容易受傷部位。下肢的疲勞骨折容易發生在青少年之長跑選手,好發部位是股骨頸部、脛骨近端、腓骨遠端及蹠骨等,為避免造成移位性骨折,須立即停止運動,接受X光或核子掃描檢查。股骨頸部及脛骨近端,因是承受身體重力的主要骨骼,必要時須以內固定器加強骨折處之固定,以促進骨折之早期癒合。

膝關節之受傷常見於足球、籃球、橄欖球、摔角、柔道等。傷害機轉是這類運動,膝關節皆須承受隨時改變方向或直接碰撞。容易造成內外側副韌帶、內外側半月軟骨及前十字韌帶之受傷。膝關節會立即腫脹(關節血腫),關節呈不穩定現象。在此狀況下,可先做暫時之固定,在一星期內接受關節鏡檢查,確定受傷部位與程度後,再做治療的決定。

踝關節之內翻扭傷是慢跑者常易發生的傷害,可造成踝外側韌帶之扭傷或斷裂,局部會腫脹, 前四十八小時可以冷敷,關節固定時間依傷害程度而定,大約七至十天。

上肢傷害

上肢近端之受傷,常見於投擲運動,如棒球、手球、標槍、鐵餅等。嚴重者可造成骨折與關節脫臼。須先檢查有無神經血管之合併受傷,再暫時固定受傷部位,轉送醫院做確定治療。在上臂部位,肱骨骨折及肩關節脫位較容易發生。

肌肉傷害

依傷害程度可分為扭傷、撕裂傷及完全斷裂。肌肉之完全斷裂較少見,但在上肢之二頭肌、下肢之四頭肌及跟腱偶爾可見。其主要症狀是喪失該肌肉原有的功能。這類傷害須做修補復原術。至於大部份肌肉的受傷可依休息、冷敷(前四十八小時)、局部壓縮、受傷部位抬高的原則來治療。常見的肌肉扭傷有髖關節之內收肌及腿後腱和腓腸肌等。

肌肉的強直收縮,可能是運動過量造成肌肉疲勞,溫度變化(如游泳)或襪子太緊等。緊急處理是輕微局部按摩,逐漸拉長收縮的肌肉,不宜繼續運動。有時體內電解質的不平衡,也可造成肌肉不正常的收縮。

了解運動傷害的機轉而加以預防是最上策。一旦發生意外,則必須以正確的觀念,做緊急處理,以減少傷害的程度。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