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與胃腸疾病

胃腸內科 王文明 副教授(88年9月)


幽門螺旋桿菌自一九八三年被澳洲的馬歇爾醫師發現以來,對胃腸醫學有著重大的影響。這個細菌喜好生存的地方是在胃黏膜上,所以它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在胃部,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當其他部位的黏膜有「胃黏膜上皮化生」的情況時,這個細菌就可以在它上面生長。舉例來說,當十二指腸部位的黏膜因某種原因造成損壞,而黏膜上皮細胞自動修補時,產生出來的不是原來十二指腸黏膜上皮細胞,而是含有胃黏膜上皮的細胞,這樣的話細菌就可以進駐其上而造成發炎的反應,進而形成十二指腸潰瘍。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胃部但與十二指腸潰瘍的關係那麼密切。 以下介紹幽門螺旋桿菌與各種胃腸疾病的關係:

(一)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

根據研究結果,幾乎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在胃內都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當幽門螺旋桿菌被消除之後,十二指腸潰瘍幾乎不會再發,可說是完全根除,所以目前的觀念是「要防止十二指腸潰瘍的再發,先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但是我們知道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或胃潰瘍)的發生不只是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有少部份是由於服用非類固醇抗炎劑(NSAID),例如治療關節酸痛的止痛劑,或因為壓力(stress),例如頭部受傷、燒傷、重大手術、敗血症、休克、中風、器官衰竭等而引起,這些原因與幽門螺旋桿菌就沒有關係,治療方式也會不一樣。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將近百分之百,而胃潰瘍患者,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約70%,因服用NSAID止痛劑引起的約25%,有的病人同時有幽門螺旋菌感染及服用NSAID止痛劑,這種人更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所以對於曾經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需要服用止痛劑時,建議要先消除幽門螺旋桿菌,避免加重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二)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急性胃炎,可由兩次的人體試驗結果得知。兩位醫師馬歇爾(發現細菌者)和莫瑞斯分別將培養出來的幽門螺旋桿菌口服,幾天以後發生急性胃炎,有腹痛,嘔吐等症狀,後者甚至轉變為慢性胃炎。一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可以產生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而有時病人雖有細菌感染也可能無症狀表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主要在胃竇部有時可以整個胃部都發炎,胃炎嚴重的時候則建議給予殺菌的治療。

(三)幽門螺旋桿菌與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症

病人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適達一個月以上,其他相關檢查也無異常發現,在內視鏡診斷上並無潰瘍或發炎,稱之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症狀有類似潰瘍,有類似蠕動障礙,有類似胃酸逆流,或多種症狀合起來。這種病人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約50%。有些研究報告認為將細菌消除後可以使消化不良的症狀獲得改善,但有些則認為雖然發炎會改善,但症狀無顯著改善,目前對於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病人是否需要殺菌仍不很確定。

(四)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

從血清學的研究,胃癌病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比率相當高,不論是早期或進行癌。從流行病學的前瞻性研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其胃癌發生的危險性增高至四倍,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旗下之研究單位IARC將幽門螺旋桿菌歸類於第一群確定性的致癌因子。雖然如此,我們知道胃癌發生的因素不只是一種,還要有其他多種原因加上才會致胃癌,所以對於殺菌防癌的說法,目前仍未獲支持。不過有一個研究發現,早期胃癌患者接受手術後,剩下的胃部假如仍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經六個月至四年間的觀察,剩下的胃部會發生胃癌的比率有9%,而已經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則沒有 胃癌再發,所以目前的建議是, 早期胃癌 經胃切除者需要接受殺菌的治療以避免胃癌再發。

最新的研究報告(一九九八年)顯示,讓老鼠(蒙古沙鼠)口服幽門螺旋桿菌,觀察62週。被細菌感染的老鼠在第26週有嚴重的活動性胃炎、潰瘍及小腸化生發生,到最後有37%(27隻中有10隻)在胃竇部發生胃腺癌,這是第一次從動物實驗中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直接關係,但是這個結果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支持才行。另外有一種發生在胃部的B細胞型淋巴瘤,雖然少見,但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也相當高,經殺菌治療後約有70—80%會得到緩解,但是否能完全治癒仍需 要進一步長期的研究,目前建議這類的病人也需要殺菌治療。

結語:

幽門螺旋桿菌與上述胃腸疾病的關係有的相當複雜,需要更進一步釐清,比較確定而需要殺菌治療的仍是以消化性潰瘍為主。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