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簡介

眼科主任 王惠珠 副教授(89年2月)


所謂近視就是眼睛看遠方物體時,其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方,因而造成視力模糊的現象。此現象可經由配戴凹透鏡(即近視眼鏡)來矯正。

近視的成因是多因素的,與遺傳、環境因素例如長期近距離使用眼睛、光線太強或太弱、藥物、營養失衡等都可能有關。在台灣則以環境因素最為重要。

由於升學競爭激烈,兒童愈來愈早使用眼睛,使台灣的學童近視率一年比一年高,近視度數也一年比一年嚴重。「不要讓你的兒女輸在起跑點上」的廣告詞使得兩三歲的小孩就開始上幼幼班,英文、數學、拼音、電腦等均提早學習。使得幼兒的眼球過早發育、眼球長度提早增長,因而提早近視,也使這些幼兒未來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比一般兒童會高出很多。因此,除非台灣的父母親能改變心態,否則近視在台灣將會是一個永遠無解的難題。

近視的治療目前大多先給予睫狀肌麻痺劑點眼。常用的藥物有兩種:第一種是短效性,於睡前點,作用時間約五、六小時,因此日常生活不受影響。第二種是長效性,作用時間長達一至二週,是目前臨床實驗證實較有效阻止近視進行的藥物。但因學童瞳孔長期放大,白天相當畏光,看書時亦感覺模糊不清。所以需另外配戴太陽眼鏡及雙光眼鏡。再加上長期瞳孔放大對視網膜有傷害的疑慮,使學童及其父母的接受度不高,有些醫師也不太敢長期處方。

隱形眼鏡也被某些醫師認為可抑制近視的進行。但至今仍意見分歧,證據不足。最近角膜塑形術正在流行,因其短期效果似乎不錯,使許多人躍躍欲試。但若事先醫師未與病人溝通好,使病人誤以為它可治癒近視,則可預見將來它的糾紛必定不斷。而且配戴方式不合乎生理,角膜受損的情況時有所聞,也是糾紛的另一來源。

近視手術近一、二十年來頗為盛行,新方法及新儀器一再出籠,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有些方法如曇花一現,經不起的時間的考驗。有些方法則被使用近一、二十年仍繼續在施行中。端看醫師與病人如何選擇。但切記不可一昧追求時髦,每一種新方法起碼需要十年的臨床觀察才算安全可行。

其實較晚發生的近視(例如國中至高中階段發生的),根本就不必緊張。因為這些發生的近視通常很少超過三、四百度以上的。筆者常覺得三百度左右的近視是人類為了適應環境所做的眼球自我調整。嚴格說來也是人體進化的一種現象。因為現代人在戶內生活及近距離工作的機會比戶外多。而壽命也已達七、八十歲以上。因此從開始老花眼(約四十五歲)到死亡這段時間,仍有三、四十年看近時需要戴老花眼鏡。如果年輕時有三百度左右的近視,年老時看書可不必戴老花眼鏡也是很理想的狀態。至少以筆者的體驗而言,如果看書時能不戴眼鏡,那真是太幸福了。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