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精神科主任 顏正芳 主治醫師(小港院區)(89年9月)


在「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的個案中,「拒學」一直是時常出現而相當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未能及早處理,極可能導致學童之教育中斷,無法獲得足夠之智識和文憑,同時潛藏在「拒學」之下的真正導因可能令學童身心持續困擾,也令牽涉的家庭、學校老師擔心焦慮,著實是一不可忽視的兒童心理急症。以下先舉一個實例來介紹「拒學症」之複雜成因和行為表現:

阿基是國中一年級學生,被家長帶來門診主要的問題是連續一星期都逃學。父母每天載他到學校,看著他背書包進校園,卻沒料到他又從後門溜走,在保齡球館、電動玩具店流連,到了下課時間才又若無其事地回家,直到老師連絡家長才發現,問他為何翹課,阿基卻不肯說原因。在兒童心理門診中,阿基原本防衛性極強,對醫師的詢問緊抿雙唇不語,不過經過醫師耐心地解除其戒心,阿基才鬆口解釋逃學的原因:原本阿基已經換了三個學校了,在第一個國中阿基被高年級學生勒索金錢,因付不出而被揍,阿基為此開始不敢去學校,父母為他轉學想換個環境,沒想到在第二個學校被同學強迫一起抽菸,阿基不從又被毆打,於是再度翹課;轉到第三個學校為何又逃學﹖阿基表示:一方面是看到先前勒索他的不良少年又出現在新學校,一方面是覺得先前翹課的經驗令他覺得很輕鬆、沒有壓力,因而再次逃學。為何不向爸媽說原因呢﹖「怕他們不相信我,會處罰我。」阿基吞吞吐吐地說。

由此上例子可知,學童拒絕上學背後的原因可能源自學童本身,也可能起因自家庭、學校或社會,處理時也需要家庭、學校和醫療單位共同合作。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或學生拒絕上學時,家長和老師應該依以下原則儘快處理:

一.發現學童拒絕上學的原因:

依據筆者之臨床經驗,學童拒絕上學可能的原因包括:

1.想逃避考試或有部份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的兒童因為在家寫功課拖拖拉拉沒寫完,怕到學校被處罰。

2.在學校有嚴重的人際關係衝突。

3.來自外界或自己的期許太高,怕無法達成目標而採取逃避態度。

4.剛轉學或升上新年級,面對陌生環境的適應障礙。

5.合併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等。

6.學校不合宜的管教方式。

7.父母衝突導致無法提供孩子學習所需環境等。學童拒學原因非常多樣化,唯有釐清確實之導因,大人才有處理的施力點。

二.針對拒學的原因立即加以處理:

例如懷疑學童因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症,宜儘快帶至學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加以診斷和治療;若學童因感受外界期待而採逃避態度,家長宜主動與老師合作,採取一致支持的態度,降低學童的壓力感。由於不同的拒學原因就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賴家長主動積極地與學校聯絡、溝通,研商一致而有效的處理方式,以及帶孩子到專門的精神科專科門診做專業評估。

三.鼓勵學童儘快回到學校:

依據經驗,學童因為種種原因而拒學,若持續時間愈久,則回學校的阻力愈大,所以家長和老師在處理過程中,可找尋任何正向的回饋物來降低學童對上課的抗拒,例如請要好的同學來邀請學童上學,請學校老師多予以讚美、與學童商量有形物質的鼓勵等,其間家長應不吝於對學童願意上學予以稱讚,令學童感受到正面的評價。

四.評估學童之個人氣質,因材施教:

在學童拒學的緊急期後,家長應轉介學童至兒童心理門診或專業轉導機構,對學童之個人特質深入評估,做為長期教育、預防再次拒學之參考。

除了上述之緊急處理步驟之外,預防學童拒絕上學也極重要,首先,家長應勤與學校溝通,及早發現學童在學校的適應問題,老師應適時掌握學童家庭狀況之變化,如父母離異、喪親、施虐、忽略等,如此才能彼此合作,對學童之社會心理狀況有全盤了解。此外,早期發現學童可能拒學的前驅症狀,如情緒障礙、焦慮、人際關係衝突,及時介入處理,當可防範拒學之發生。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