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麻醉

麻醉科 賴大偉 醫師 湯兆舜主任(89年10月)


「醫生,我喝酒喝很多,會不會沒辦法麻醉啊?」

「醫生,我有在喝酒啦,你麻藥要下重一點,不然可能會沒效。」

這是麻醉醫師做麻醉前訪視時,常常聽到杯中之友的疑問。到底酒精與麻醉之間有甚麼影響?誠如一般大眾所想,長期酗酒者在接受麻醉過程的確須要比一般人更大的劑量,不過這也不完全是不變的法則,對於麻醉醫師而言,手術之中劑量的變動不是一個大問題,可以隨時依病人的情況做調整,那麼真正的問題在那裡呢?酒精與麻醉的關係又何在?以下就一般手術的狀態下與急診手術的狀態下說明之。

一般手術的狀態下

喝酒是許多疾病,甚至是癌症的致病或不利因子,因此接受手術的病患中,有喝酒習慣的不在少數。酒精對身體的影響包括:神經病變(維他命不足導致神經炎、自主神經系統失調、內分泌失調等等)心臟肌肉病變(心率不整、心臟傳導障礙、心衰竭等等)電解質不平衡,肝功能失調(血液成份及功能異常、酵素系統失常,甚至於肝硬化)。這些不正常的身體狀況必然會增加麻醉的危險性。例如心臟不好的病人對於麻醉藥相當敏感,容易導致休克現象,長期酗酒者若已經有心臟的問題,加上對麻醉藥的劑量需求又增加,自然增加麻醉的困難度與危險性。又如肝功能失調對於種種藥物的代謝產生不正常的效果,往往無法以正常人的角度預估,肝功能失調也會造成貧血,血液凝結功能異常,以致大量出血休克。此外,對硬脊膜外麻醉(一種安全性甚高的半身麻醉)而言,血液凝結功能異常者則不適合實施,最好改行全身麻醉。另外種種少見的麻醉後併發症也會較常出現於長期飲酒者,文獻上時有報告。

急診手術的狀態下

長期酗酒者平時需要比較大的麻藥量,但是急性的醉酒患者反而需要比較小量即可,因為此時血液中可能有高濃度的酒精。醉酒患者是交通意外肇事的一大主因,車禍後須麻醉開刀,這也算酒與麻醉的另一種因緣吧。原本急診手術的危險性與死亡率就比一般常規手術要來的高,因醉酒而需要接受急診手術的病患,因為胃中酒與食物、胃液等混合物容易逆流引發吸入性肺炎,加上意識評估的複雜,使得這類患者的急診手術更加危險。

提到酒精與急診手術,不得不想到酒後駕車,有人喝了酒,想利用解酒飲料來解酒,其實解酒飲料的主成份不外是維他命B、水、糖、咖啡因,雖然酒癮治療時會用到維他命B,這是考量到長期酗酒者以酒當飯,容易造成營食不良,酒精中毒導致神經炎,維他命B可以補充營食改善神經炎,是一種長期的補充考量,卻不能讓酒精憑空消失。水的作用是沖淡體內酒精,坊間產品廣告宣稱添加了鈣、鎂、鐵的機能水,飲用後能吸收分解酒氣;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它只能補充身體內的電解質,維他命B及水分,也許可以解渴而較為舒適,但還沒有人證明礦物質能促進酒精分解,這與喝白開水沒有不同,不論如何還是得提醒千萬不能酒後駕車,如果單純是為了以解酒飲料作為降低體內酒醉濃度的方法,是不可靠也不可行的...。

適量的小酌有益身體,長期的酒癮除了有害身體外更會提高手術與麻醉的危險,酒醉消愁愁更愁,還是適量為止。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