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的不當使用與腎衰竭

腎臟內科 黃玄釋 醫師 陳鴻鈞 主任(90年10月)


病例一:五十歲的張先生有間斷性痛風病史四至五年,張先生並未求助於正規醫療,而是於每次痛風發作時逕行至診所注射止痛藥物。日前,張先生參加喜宴小酌兩杯,當晚痛風再度發作,張先生仍前往小診所注射止痛藥物,隔日,張先生覺得兩側腰部酸痛。起初,張先生並不在意,以為是扭到腰而繼續注射止痛藥物,數日後,開始出現小便量減少,兩側下肢水腫之情形而至本院急診求診。經抽血檢查發現有腎功能異常現象,在懷疑是藥物引起之急性腎衰竭下住院接受治療。住院後給予支持性療法,病人於住院後第二天尿量開始增加,水腫消失,腎功能也慢慢恢復,病人於十天後順利出院。

國人平日有「自行診斷、自行醫療」之就醫行為,張先生因痛風病史沒有尋求正規醫療,逕行接受止痛藥物而引發急性腎衰竭。目前一般診所使用之止痛藥物多為非類固醇之抗發炎藥物 (NSAID) ,此類藥物之副作用除造成胃腸不適、胃腸出血外,還會造成腎臟的傷害。

腎臟的血流量佔全身血流量之百分之二十五,當腎臟的血流量不足時,腎臟會合成前列腺素E來擴張入球小動脈以增加血流量。NSAID這類藥物會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破壞腎臟自我保護之機轉而造成急性腎衰竭。此外,NSAID也可造成腎小管的破壞而產生急性間質性腎炎。臨床上主要的症狀為多尿、夜尿,有的病人甚至還會發燒。抽血檢查可發現有嗜伊紅性血球上升,尿液檢查亦可發現有嗜伊紅性血球增加(大於百分之一)。診斷上必須靠詳細的病史詢問(特別是藥物使用的情形),及排除其他導致腎衰竭之可能性後,才能作正確的診斷。治療上則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飲食蛋白質的限制、注意電解質的平衡、尿量、腎功能的變化,避免腎臟再度惡化為主。

病例二:三十五歲的陳小姐因不滿意自己身材而嘗試各種方法減肥,近日,有朋友宣稱其中藥偏方能快速減肥,陳小姐便開始服用。一星期後,開始出現噁心、食慾不振。起初陳小姐以為是藥物的作用不以為意而繼續服用,三星期後,除了噁心、食慾不振外,還有頭暈、疲倦、運動耐力變差。某日因在家中暈倒而被送至急診就醫,經檢查發現有嚴重貧血及腎功能異常,在懷疑是藥物引起之急性腎衰竭下住院。將其服用之藥物送檢後發現有高濃度之馬兜鈴酸。住院過程中雖給與透析及支持性療法,但腎功能終究未能恢復而需接受長期透析治療。

中草藥腎病變是一九九二年在比利時首先被提出,這種病人都是在服用含中草藥的減肥藥後造成快速的腎功能惡化。目前已知道此中草藥所含的馬兜鈴酸是造成腎毒性之元兇,比利時所檢查出的減肥中藥所含的「防己」是含有腎毒素馬兜鈴酸的廣防己,目前已證實高劑量的馬兜鈴酸會造成腎小管壞死。陳小姐可能是誤食到含有馬兜鈴酸成分之廣防己而導致不可逆之腎衰竭變化。

上述所舉兩個例子都是因藥物的不當使用而導致腎臟的傷害,無論是解決病痛或是減肥,仍必須依循正確的醫療管道,求助於合格的專業醫師並依照醫師處方服用藥物。畢竟,藥能救人,亦能害人,正確的使用藥物才能將藥物的副作用以及對人體的傷害降至最低。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