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藉現象學語境一探「病床邊的溫柔」

護理部 林 鈴護士長(91年1月)


即使自己在臨床的護理場域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也頗自信於自己得能從容切近與理解患者之所思所想,然而這樣的自信卻經不起自己蛀牙發疼,終日眠不得、食不得、憩息不得之痛苦的考驗,在自己處於「患者」的位置而置身在尋求就醫、在不明確的疾病診斷中等待、以及每次治療時必須忍受電鑽器械的噪音在耳膜上肆虐,此時此刻才真正體悟「患者」心中所思所想的原來都是些什麼!

跨過這個由病痛築就的大鴻溝,再反身回想未曾受牙疼如此折磨之前,對於牙疼的「同理」,原來竟然是無以比擬的薄弱。生病的經驗,人人多多少少都曾體驗過,但是對病人世界之變化的理解,或許心靈工坊出版的這本石世明先生翻譯自荷蘭知名的現象精神醫學教授范丹伯醫師之著作--「病床邊的溫柔(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一書,作者以其現象學式的心理學專長所娓娓陳述的生病之狀態,可以幫助我們有一概要式的認識。

生活的脈絡中,死亡才真正是生活的質感,是每個人的生活質地,是人類存在價值的指標,作者如此陳述,並認為死亡隨時派遣疾病前來接管我們的身體,生了病的身體遂變成了難以居住的地方,是疾病要折磨的對象,曾經是可靠的同盟夥伴如今轉移陣線,成為必須去對抗的凶暴敵人。在真實的生活裡,我們遮藏、閃躲,假裝疾病和死亡好像不存在,把恐懼隱隱地潛抑在表面狀似快樂和健康的生活底下。而從心理學的範疇來做一檢視,作者認為若將人類最根本的真實--生命的毀敗性,變得隱而不顯,反而讓它更危險、更具威脅,也讓人誤認生病和死亡是件災禍,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準備如何面對死亡,就只能在驚嚇中看見生病、死亡的到來。

作者繼續闡述,生活的脈絡被重病介入時,正常的生活抵達了終點,另一個完全未知的生活才要啟程。儘管病人焦慮地盤算即將面臨的哀傷和痛苦,可是他並不全然明白接下來的日子會怎樣。生病的人存活在另一個世界中,時間的視野縮小了,昨天的計劃不再有意義,也不再重要。未來和過去的輪廓忽然不見了,病人從未來和過去之中退縮,活在病床受限的當下,被圈在過去和未來的事情之外。他認為自己的生命是沒有價值的,甚至無法認出生活的形貌。

病人和健康者之間從此撂下了一道鴻溝,尤其當病人明白自己的病情逐漸步入不復之境時,鴻溝變成令人恐懼的萬丈深淵。無論是在發現病情的那一刻或是懷疑手術成功與否,病人有理由害怕自己得到癌症,不論健康的訪客和病人多麼親密,此刻,他再也接近不了病人。平時病人和訪客的接觸是種「情感性」接觸,是一種情緒的接觸。病人和醫師之間的接觸,是屬於「知識性」接觸,是一種認知上的接觸。醫師是個特別的角色,他與病人間的障礙幾乎不存在。在進到病房之前他就和病人「在一起」,和病人之間沒有隔閡。身為一個健康的人,醫師處於健康和生病的領域之外。是他的專業訓練,讓他在生病的領域中,在生命的敵人之前尋覓到他自己。病人身陷在疾病和死亡的縫隙裡,醫師是一位「受信任」的盟友。

沒有生病的存在,生命就欠缺砥礪。被迫躺在床上的病人,總想要討論有關生病的事情,因為討論有助於釐清想法。但是病人常常發現: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即使是醫師也不例外。倒是那些陷入絕望的不安、種種不確定的挑戰,讓我們對生命有更深的領悟,能用更人性、更敏銳的方式來經驗屬於自己生命中的各種迷惑和困頓,因此,作者肯定地指出,只有在經過激烈痛苦的糾纏扭打之後,死亡才會變成朋友,而試圖用人為的方式,將生命的難處和悲傷減到最少,並不是正確的做法。

當病人可以「忘掉」生病的身體,而以自然的態度來看待和安置週遭的事物時,病中生活的脈絡至此方探得其境界,所以作者便強調在生活中以具體的表現來陪伴病人,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撫慰!而所謂具體的表現,例如,誠懇作寫這精簡的筆記,約略亦是!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