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長效型干擾素合併Ribavirin雞尾酒療法--慢性C型肝炎病患不再望針卻步

肝膽胰內科 余明隆 助理教授(小港院區) 張文宇教授(91年9月)


肝病可謂是我們的國病。而C型肝炎是除了B型肝炎以外最重要的病因。隨著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的全面接種,國人B型肝炎的帶原率已逐年大幅下降,可以預測未來C型肝炎將取代B型肝炎成為台灣肝病的主要殺手。

研究顯示,慢性C型肝炎患者經過二十到三十年之後,約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會進展到肝硬化;之後每年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之肝硬化患者會產生肝癌。流行病學的研究已顯示台灣地區一般C型肝炎人口約佔總人口之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而在台灣南部某些鄉鎮C型肝炎的盛行率甚至高達到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因此C型肝炎之預防與治療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由於C型肝炎病毒之疫苗發展不易,幾年內能成功的機會不大,所以積極的治療根除C型肝炎病毒便顯得格外重要。高雄醫學大學及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肝膽胰內科多年來一直積極的努力尋求改善及增進慢性C型肝炎療效的方法,目前已確定在無禁忌症情況下,以傳統甲型干擾素(IFN-α)六百萬單位,每週三次皮下注射合併口服藥Ribavirin每天800至1200mg持續治療半年至壹年的雞尾酒療法,是治療慢性C型肝炎的首選,其平均治療率可高達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六十,將病毒永久清除,不再復發。然而傳統干擾素由於藥效較短,須每週打三次或每兩天打一次,為期半年療程須挨七十二至八十四針,壹年的療程則須挨一四四針至一六八針,不僅病人生活上不方便,其皮肉之苦也常讓病人「望針卻步」,讓許多病患裹足不前。所幸,隨著生化科技的進展,干擾素經由聚乙烯二醇化(pegylated)後,其半衰期可比傳統干擾素增至十倍,使得藥物的使用更方便,只要每週皮下注射一次即可,對於畏懼打針的病患來說,可真是一大福音。

根據歐美的研究,單獨以長效型干擾素治療慢性C型肝炎,其療效就可達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四十五,若合併口服Ribavirin合併治療二十四週,其療效亦可達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六十五,比傳統短效干擾素合併Ribavirin之療效略高,尤其是在較難治療的病毐基因型1b及血清病毐濃度較高的病患,其療效顯著較傳統干擾素為高。其問世提供了慢性C型肝炎患者另一種兼具便利與療效的選擇。不過,長效型干擾素與傳統干擾素一樣具有類似的副作,包括常見的疲倦、發燒、肌肉酸痛、食慾不振、躁鬱、落髮....等,且其全體所須花費的費用也較傳統干擾素為高,因此病人在著重便利性、副作用及療效外,經濟的考量也是另一個要素。

最後,在此要特別提醒各位慢性C型肝炎患者,不論新型長效干擾素或傳統短效干擾素與Ribavirin合併治療均有其特殊之副作用。整個合併治療過程須在肝膽內科專科醫師持續之監控下進行,才能避免或降低因副作用所受到的傷害。我們深切期盼在醫學專家的持續努力之下,在不久的將來,能發展出更有效並安全之治療方法,以嘉惠更多慢性C型肝炎患者。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