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打擊--談心臟猝死

心臟血管內科 朱志生 主治醫師 賴文德 主任(91年9月)


「心臟猝死」的定義是指:在沒有其它潛在致死的病因下,由於心臟血管系統問題所導致的突然及非預期性死亡。在此所謂的「猝死」指的是在症狀發作之後一小時之內死亡。雖然過去的四、五十年間,由於醫學治療的進步,因為心臟疾患而造成的死亡率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猝死症仍然高居其中一半左右的原因。因此,對於猝死症,民眾們必須要有更進一步認知才行!

在症狀發生之後二小時之內死亡的病人當中,有高達近八至九成的死因都肇因於心血管系統疾病,其中第一位是與急性冠狀動脈疾患有關,心肌病變(擴張性或肥厚性)則佔了第二位。最常見的機轉就是早期由心室頻脈演變成心室顫動,接著變成心臟無收縮狀態。

然而根據統計,一旦發生心室顫動,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個案都還沒有辦法可以有效地被救活,除非醫師能在四分鐘之內為病患施予心肺急救術,八分鐘之內電擊去顫,才會有只達百分之四十的救活機會。所以,除了醫學界與社會各界正努力教導民眾如何學會基本生命復甦術(BLS)、高級心臟復甦術(ACLS),以及可能的話在一些公共場合(如飛機上、地下鐵)裝設自動體外去顫器(ACD)以外,心臟臨床研究者更想積極找出那些人可能是猝死症的高危險群,以更積極的治療態度去落實初級預防(如何避免第一次猝死的發生)以及次級預防(如何避免猝死症倖存者再次遭逢猝死的威脅)。

高危險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的病人、有充血性心衰竭的病人(左心室射出比率小於百分之三十五)的病人、曾經發生過猝死症的倖存者、以及家族史有猝死症的病人,都可能是心臟猝死的高危險群,醫師通常會建議進一步做詳細的檢查。除了心導管、心臟超音波以外,還有許多心臟電氣生理學的相關試驗,可以提供有效資料嘗試進一步去分辨這類高危險群猝死病人,如標準十二導極心電圖、高解析心電圖、二十四小時Holter心電圖,以及較侵襲性的心臟電氣生理學(EPS)檢查等。以上各種精密檢查,本院心臟內科均有設備及專門醫師可為各位病人服務。

雖然臨床試驗顯示出,使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對於降低此類高危險群病人的死亡率並不是很有效,甚至在有些臨床試驗中,抗心律不整藥物的使用,即使可降低心律不整的情況,卻無法降低此類病人的死亡率,不過這幾年由於可植入性心臟去顫器(ICD)的積極研究,使得對於惡性心律不整的治療,有了一線曙光。體內可植入式的心臟去顫器(ICD),可以自動偵測病人的心律不整發生,經由給予適當的電流刺激予以整流,可避免此類高危險群病人發生猝死的機會。其植入方式與一般體內心臟節律調整器類似,經由皮下麻醉、導線植入與簡單的縫合,便可以完成。使用體內可植入式的心臟去顫器(ICD),相較於傳統抗心律不整藥物,對於減少高危險群病人猝死的情況,從臨床試驗中已經具有明顯及有意義的改善。

對於猝死症,除了要加強民眾以及病人本身對於此症的認識與衛教,落實病人或家屬於黃金時間內實施基本生命復甦術、啟動緊急醫療網的措施外,更希望將來藉由心臟電氣生理學的發展、新型抗心律不整藥物的研發、可植入性的心臟去顫器 (ICD)的進步、以及分子遺傳生物學對於猝死病人遺傳體質的研究,能夠提供更多對於猝死症的瞭解,以進一步改善猝死症的預防及治療。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