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欄  

穴位指壓與健康促進

中醫部針灸科 胡文龍 主任(93年7月)


健康、長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健康包括身體與精神兩個方面,而諸如植物人、白癡等,其身體的生機可能正常,但神識闕如或不全,失去了人為萬物之靈的特徵和自我生存的能力。另有羸弱病殘,衰頹老邁,輾轉不離床褥而兼呈聾、盲、失語須人照料方能生活者,亦不算達到了養生的要求。必須是活動自如、視聽不衰、神智正常,才算達到了健康長壽的養生標準。

腧穴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穴位指壓(又名指針)能調整人體生理功能及病理狀態,具有消除疲勞、防病強身、保健養生、健美容顏、抗衰延年的功能。具體的穴組之功能主治簡述如後。

(一)百勞為大椎穴旁開一寸,直上二寸,相當於第五、六頸椎旁,是椎底動脈出口處。有改善大腦椎底動脈供血之效。配合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五寸),對頸椎病、大腦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暈、上肢痹痛及全身陽氣衰退諸症,皆有良效。

(二)膈俞、膽俞(第七、十胸椎棘突下,旁開一•五寸)具有良好的除痰祛瘀健身之效。可用於男女五勞七傷,虛癆咳嗽之症。是治療全身怪病、疑難雜症的主穴。

(三)脾俞、腎俞(第十一胸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五寸)有健脾補腎之功。命門(第二腰椎棘突下)有補腎壯陽之效。三穴配合,治療脾腎兩虛,先後天不足,諸虛勞損之證。

(四)膻中(前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可治療氣虛、氣陷、氣滯、氣逆、氣郁引起的諸證,是哮喘、心絞痛、重症肌無力、子宮脫垂、更年期症候群 、梅核氣等病症的主穴。中脘(臍上四寸)是治療六腑急症及一切痰阻中焦、怪病的主穴。

(五)氣海(臍下一•五寸)、關元(臍下三寸),是補腎納氣、強身固體、人體保健的要穴,治療一切虛損之症,尤以男女生殖系統之虛證為宜。多用於慢性前列腺炎、男女不孕症及生殖器慢性感染疾病、男女性功能低下等症。

(六)曲池(屈肘成直角,當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具有良好的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之功能;養老(以掌向胸,當尺骨莖突橈側緣縫隙處)有防老抗衰之效,對治療眼病及腰脊虛損之症有良效。二穴相配,合治頭頸、上肢諸疾之要穴。

(七)足三里(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為全身強壯之要穴。是一切疾病後期、諸虛勞損必取之穴。配合懸鐘(外踝高點上三寸,腓骨後緣)、太溪(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有治療腎氣虛衰,腦髓不足之效。可用於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及下肢的痿痹癱諸症。

中醫學認為:「上工治未病」,其意是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盡可能減少對身體的損害。我國已漸進入老年社會,因此,防病保健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指針為一種非藥物療法,簡便易行,對健康促進有很大的助益。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