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營造的理念與方法

社服室暨醫社系 陳武宗 主任(93年7月)


「社區」、「健康」兩個名詞都是複雜與變動的概念,社區如何能夠營造出健康與有品質的新生活?其背後的理念與精神為何?又政府為什麼此時此刻要重視「社區健康營造」計畫,難道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嗎?

「營造」兩字較難由中文字義理解其內涵,用英文「empowering」、「reinventing」表達,即有活化、再生或再造的意涵,同時強調如何增強民眾學習與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導與控制自身生活。也就是說,唯有社區住民的覺醒和付出行動,改變的能量才能夠被儲存和累積,改變才成為可能。「以民眾之力,造民眾之福」,是未來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重要的方向,俗云:「靠山山倒,靠人人老,『健康』靠自己最好」,這就是「營造」的核心內涵與精神。

台灣每年花費三千億以上的健保醫療費支出,但造成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結構,仍無法獲得改善,有人說:「現代人的病,是自己養大尾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就可決定其罹患疾病的類型。「賺錢有數,生命要顧」的生活口頭禪,也已是在過度追求名位和財富的競爭生活中,逐漸被認同與接受的想法。健康與生活品質之議題,已成為國人優先追求的生活目標之一,那麼,健康促進又是誰的責任?

有鑑於此,政府開始重視預防保健政策的落實,特別是喚起民眾自我健康照護的意識,共同來營造健康的社區生活。行政院衛生署初期推動社區營造,雖有選定六大議題:健康飲食、用藥安全、菸害防治、體重控制等。但實施以來,成效受限,現在改以尊重地方差異與強調因地制宜的原則,由各地針對優先與迫切的健康議題,決定行動主題與目的。因此「健康大樓」、「健康巷弄」、「健康職場」、「健康校園」、「健康社區」及「健康城市」等,皆可在此共同的理念與目標下,在不同的場域或空間,以創意和活潑的方式,結合在地的資源與力量,展開持續的學習與改變歷程。因此,有了理念,加上可運用的人才、空間、活動、方法及資源等,我們皆可在居住的社區、上班的場所,或學習的校園內,結合志同道合者展開社區健康營造工作。

本院在民國九十年四月成立三民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除配合社區內的團體,舉辦各項健康篩檢活動和講座,也同時結合鄰近的小學共同出版「社區健康報一報」,並以鄰近小學高年級學童健康需求的結果,進一步規劃提昇學童健康生活學習的活動,如「魔法DHA健康生活學習營」、「食全食美-健康美食嘉年華會」等等。從事社區健康營造工作,須考量社區屬性與居民生活條件的差異,創造出多樣且有趣味的活動,引導民眾認識社區健康議題,提高社區參與的能力,帶領健康DIY風潮,徹底落實「健康是你的權益、保健是你的責任」的理念。健康之大事,現在不做,以後會後悔!。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