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健康營造專刊(二)   

健康之社會學觀點

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 林淑鈴 副教授(93年8月)


過去筆者因為求學、工作與研究關係,常有機會在台灣城鄉間走動,每每聽聞人際間的問候:「你吃飽了嗎?」回應:「我吃飽了,啊!你也吃飽了嗎?」在人我間的對話,對話者內心的滿足以及生活的喜悅均溢於言表,這些話看似通俗,但對話當時的總總,令人倍感親切,特別是對一個出外人來說皆是如此。

而今回想,吾以為這是民間社會生活智慧的反應,貼切地與西方社會學觀點中的健康概念吻合。換言之,吃飽是衣食無缺、經濟無慮、身體無恙,更是人際關係和諧,因此當事者神清氣爽、精神愉悅,由此可見台灣民間社會不僅早具有身、心、靈健康之用語,該用語更能關照當事者的社會經濟與文化脈絡。

不同於民間社會的體會,多年來筆者常從學院之社會學教育中,吸收疾病與健康的理論與概念。身為一名喜好問問題的人來說,常自問--來自西方社會的研究成果能提供什麼省思?舉例而言,當我們面對一個罹患流行性感冒或得急性盲腸炎的病人時,她(他)可以因為生病而順理成章請病假,她(他)不用上課、上班、照顧小孩、做家事,但是她(他)被期待尋求專業醫師治療,如求助科學醫學、中醫,而後讓病趕快好起,重回自己的崗位,善盡社會責任。我們往往認為這是社會生活的常態,它卻非社會生活的全部。因為我們不得不問--為何生病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誰是專業醫師?誰在定義醫療專業?病人自尋草藥、求神拜佛不行嗎?健康與否難道民間社會不能有自己的定義?

除外,若將罹患流行性感冒與急性忙腸炎,換成精神病、癌症、AIDS、SARS,隨即發現該等疾病在短期內難以藉助現代科學醫學而見效,即便病人想要好起來,科學醫學也難提供適切服務。適切服務原是醫療服務之宗旨,為何病人所求,科學醫學專業無法提供?是它不夠專業?分工不夠精細?醫院組織權責不清?如今事實證明醫療人員過度相信專業分工,醫院組織過度崇拜科層體制以及療效,因而錯置醫療服務宗旨,無法緩解病人病痛,更別說促進其健康,同時也讓助人獲得健康者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

深究科學醫學的發展原是人類社會理性化的一環,它曾自豪能抑制傳染病流行,其化學藥劑取得官方認可,其療效快,更風行全球。自二十世紀中葉至今慢性病、癌症、AIDS以及SARS不斷衝擊人類社會,這些疾病不僅彰顯科學理性的有限性及其反作用力,更反映性別、年齡、族群、種族、城鄉以及國際間的社會不平等,既然科學醫學無法有效面對前述疾病,更無法對治社會不平等,何不虛心向民間社會之健康智慧學習,並向社會科學取經,如此方為病人與自身健康著想之本源。。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