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蠻朋友--大腸激躁症

胃腸內科 涂秀珠 專科護理師(94年4月)


不知道您是否有過相同經驗:明明沒有吃壞肚子,下腹的絞痛還是讓您一次接一次向廁所報到?肚子漲得難受,在馬桶上也待了大半小時,卻還是毫無戰果,只能繼續忍受腹漲的折磨?如果醫師的理學檢查、血液檢驗以及相關檢查都看不出端倪,那麼您可能是與大腸急躁症結下了不解之緣。

現代文明病-大腸急躁症

所謂的大腸急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也稱為「刺激性腸症候群」、「急躁性腸症候群」、「腸躁症候群」、「腸道敏感症」,是一種以長期反覆腹痛或大腸功能改變為外顯症狀的慢性疾病。致病的機轉目前醫界尚無定論,一般認為係因腸道功能異常(例如蠕動行為改變或內臟感知過分敏感)所致。在講究競爭、速度的今日,本項疾病泰半以為與「心理因素」、「精神壓力」脫不了干係。一旦罹患本症,常對病患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大腸急躁症已一舉躍升為當下最流行的文明病之一。

診斷、治療與症狀改善

大腸急躁症的認定甚為不易。特定症狀必須一年中至少持續三個月以上才符合基本定義。若要作出進一步診斷,則必須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透過理學檢查、血液及一般生化檢驗手段),並且考慮病人特殊的飲食、服用藥物習慣,甚至是精神病史等因素,始能確立。

大腸急躁症的病程相當長,治療上除了沒有特效藥以外,也不能保證根治。減輕症狀的方法,唯有透過生活調適、心靈減壓,並輔以適當藥物治療始能逐漸奏效。具體而言,患者宜謹記以下原則並切實遵行:

◎做好心理建設,預備長期抗戰:

大腸急躁症的治癒並非一蹴可幾,患者必須持之以恆,不為偶發症狀擊潰。

◎改變處世心態,重塑人格:

A型人格與完美主義是病癒的大敵。適時降低標準,隨遇而安將能減緩腸胃受情緒影響的不正常蠕動。

◎修正飲食習慣,調整餐飲內容:

增加膳食纖維、乳酸菌、低脂肪高醣類食物的攝取。用餐時放鬆心情,細嚼慢嚥。

◎尋求醫療諮詢,遵循醫囑:

本疾屬於慢性疾患,患者必須耐心求醫、定時回診,並輔以適當的腸胃與精神科藥物,雙管齊下以收綜效。

◎規律生活(尤其是充足睡眠,適當運動):

良好的運動習慣除了強化體能外,更有助於減壓與放鬆。充足的睡眠則提昇人體免疫功能,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運作取得平衡。

◎防範因大腸急躁症存在而疏忽的致命疾病:

隨時留意身體狀況,不因大腸急躁症存在而疏忽周邊器官所反映的警訊。若有可疑之不適症狀,則尋求專業協助。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