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患者的神經性膀胱

復健科 李佳玲 主治醫師(94年9月)


「吃、喝、拉、撒」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尤其是後兩者。你可以一個星期不吃不喝,但是三天沒有「拉」一天沒有「撒」身體恐怕就會無法負荷。而掌管排出身體所代謝的水分的器官就是膀胱。

造成膀胱病變的原因很多,神經性膀胱,顧名思義,是因神經系統損傷造成的膀胱功能異常。脊髓損傷是常造成神經性膀胱的一個疾病,另外還有糖尿病的神經病變、腦中風等也會造成不同狀態的神經性膀胱。而脊髓損傷造成的神經性膀胱又有不同的類別,表現各異,需要不同的處置。

脊髓損傷造成的神經性膀胱最常見的是痙孿型的神經性膀胱,也就是膀胱的逼尿肌因為上級長官(脊髓)抑制及協調的功能不良而太過興奮,造成張力過強,在尿路動力學檢查可以發現逼尿肌的壓力過大,由於逼尿肌是促進排尿的肌肉,逼尿肌張力過強容易造成頻尿,但因壓力不穩定容易造成尿尿解不乾淨可能會有餘尿的問題。此類患者多半教導促進解尿的手法即可順利解尿,但是若是逼尿肌壓力過強則要以藥物降低壓力,若是有餘尿的問題則需要輔以間歇性導尿。

痙孿型的神經性膀胱有時還會伴隨有逼尿肌和括約肌溝通不良的失調狀況,也就是逼尿肌收縮要解尿時,開口部位的括約肌無法放鬆,這兩個構造協調不好就無法順利地讓尿尿排出。這種情況可以嘗試以藥物放鬆開口的括約肌,若仍無法順利解乾淨尿液,則需要以導尿的方式幫助排尿,嚴重者可能需要以手術的方式放鬆開口的括約肌。

另一種神經性膀胱是失張型膀胱,此時的逼尿肌張力是低下的也無法收縮,尿路動力學檢查可以發現逼尿肌在應該解尿時無法盡職地讓壓力增加,因此患者無法自行解尿。此時,可以教導患者於適當的姿勢以手刀法的刺激方式幫助排出尿尿,若仍無法解尿或是解不乾淨,則需要以留置導尿或是間歇性導尿的方式幫助將尿尿排出。藥物的使用則主要是促進逼尿肌的收縮。

神經性膀胱除了造成解尿的困擾之外,長期下來會有許多不可不注意的併發症。最需要注意的恐怕是尿液逆流造成的水腎,進一步造成的腎臟功能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到腎臟萎縮的程度。對於膀胱本身,也會因為長期收縮不良造成內壁有許多皺褶,藏污納垢的結果是長期的膀胱炎,而長期的收縮不良也會造成膀胱漸漸萎縮,儲尿功能受到影響。另外,也常有結石的併發症,可發生於尿路系統的任何一個地方。這些併發症往往也會是造成脊髓損傷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的原因。因此,一般會建議脊髓損傷患者需定期追蹤泌尿系統的結構及功能狀態,若有異態則要儘早找出原因作儘可能的處理。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