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是什麼?

耳鼻喉科    余詠禧語 言治療師     李家和 主治醫師(96年3月)


耳鼻喉科的語言治療室位於耳鼻喉科門診的旁邊,在去年的八月開始服務。醫師在檢查後,會轉介可能需要語言治療的病人至語言治療室,作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在溝通的時候,發現很多患者或患者的家屬從來沒有聽過語言治療的服務。

語言「治療」的方法是藉著治療師所設計的活動與練習,來幫助有溝通或吞嚥障礙的患者,改善他們的溝通技巧或吞嚥功能,使他們能更有效地與別人溝通,和安全的吞嚥與進食,生活品質得以提高。

語言治療的服務是由語言治療師提供的,治療項目與對象包括:

1.聲音異常:說話聲音異於常人,包括音調、音質、音量的不正常,最常見的疾病有聲帶結節、聲帶息肉、喉炎等。

2.構音異常:說話的語音不正確或不清楚,如俗語所謂的「大舌頭」、「臭乳呆」等。

3.吞嚥障礙:口腔期的口部和舌頭的動作與協調問題-嘴唇不能緊閉、嬰兒吸吮動作的障礙、不能有效咀嚼(牙齒問題非主要原因)、食物咀嚼後沒有辦法帶到咽喉等;或咽喉期的反射動作遲緩-吃東西時常常噎到、感覺吞不下。

4.失語症:由於腦部受傷害,失去運用語言的技巧,無法理解別人的意思,或是別人無法明白患者所表達的意思,例如中風、老人癡呆症、腦外傷等疾病。

5.語言發展遲緩:整個語言發展過程較一般兒童遲緩,對語言理解和口語表達都有障礙,多半因神經障礙、情緒障礙、環境等因素所造成,如腦性麻痺、自閉症傾向、唐氏症等。

6.口吃:說話節律出現問題,無法達成流暢的言語溝通,因而出現說話結結巴巴的現象。

7.聽力障礙:兒童若無法聽到聲音,或只聽到部分聲音,運用聲音及構音器官來學正確的言語就會有困難,語言理解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可能受到影響。

8.喉切除者:因為喉癌或意外傷害,經外科手術切除咽喉及聲帶,造成永久性失聲,需要使用助講器或「食道語」來作口語溝通。

9.腦性麻痺:因為腦神經障礙,造成無法正常地控制肌肉活動與協調,尤其是唇、舌等口腔器官,以致有構音異常或吞嚥障礙的現象。有些患者無法用口語表達,治療師會協助發展其他溝通方式。

10.唇顎裂:即口腔唇顎部位呈現有裂縫,以致造成構音困難及鼻音過重。

接受語言治療的患者要體認到治療的效果不是即時的,需要患者有耐心、恆心與治療師配合,也需要家人的協助、諒解與鼓勵。有時候要透過醫師、學校老師、社會工作人員、心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員的參與,才能達成完整的治療。

回 本期目錄